又有碰瓷央企的“李鬼”被揪出。
(資料圖)
4月10日晚間,國家能源集團公告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恒基業”)等17家企業注冊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公司,并以該集團子公司名義開展業務。經核實,上述公司及其下屬各級子公司均為假冒國企,與國家能源集團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
國家能源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是中央骨干能源企業,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2021年,國家能源集團的資產總額約1.9萬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除國家能源集團外,這家名為國恒基業的公司,近日還遭到了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匯能”)、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調基金”)3家公司出面打假。
被3家央企、1家國字頭基金“打假”的國恒基業到底是什么來頭?
工商資料顯示,國恒基業成立于今年1月30日,法定代表人為張奔,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總部管理、社會經濟咨詢服務等,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園401號樓34層3905。登記的六大股東除了上述4家公司外,還有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和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額均為1000萬元。
4月11日上午,時代周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國恒基業位于東亞·望京中心B座的注冊地址,未發現辦公樓內部及周邊有任何關于國恒基業的標識。11點左右,記者來到國恒基業注冊地址的房間門口,同樣沒發現任何公司標志,只張貼著“您已進入監控范圍”標識,并且大門緊閉,記者多次敲門、按門鈴均無人應答。
時代周報記者 梁春富攝
“在這里辦公的小公司非常多,僅租住址用于登記企業注冊地址的話,租金一年三四千元。”東亞·望京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附近一居室的租金每月7000元左右,兩居室每月租金則是1萬元左右。
時代周報記者走訪了東亞·望京中心B座多個樓層,發現該樓有不少小型餐飲企業、房地產經紀公司等,也有不少租戶自住,屬于商住兩用辦公樓。
一位房產中介向記者表示,東亞·望京中心的一、二層大都用做商鋪出租,三層以上出租房子的面積很多在40-100平米之間。“我沒聽說過這里有國央企背景的公司,最大100平米的房子最多也就能容納十幾人辦公,基本上是一些小公司在租,不大可能有中大型公司。”該中介說。
時代周報記者 梁春富攝
據上述中介所述,東亞·望京中心并未有國央企背景的公司入駐,國恒基業如何搖身一變成多家央企持股的投資公司?從上述央企聲明內容來看,國恒基業主要是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在市場監管機構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
工商資料顯示,4月4日,國恒基業在市場監管機構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原股東“北京國恒基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是上述4家央企,2家國字號基金。同日,國恒基業“改頭換面”,公司名稱從“北京國恒基業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變更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變更相關信息時,國恒基業法定代表人也從王文號變更為張奔,監事為楊熙銘。張奔目前在3家企業擔任法人,7家企業擔任高管,多為商貿公司,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
據天眼查數據,張奔和楊熙銘兩人曾在一家名為中企萬邦(北京)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中企萬邦”)的企業擔任高管。中企萬邦成立于2022年3月10日,張奔擔任監事,楊熙銘為法定代表人。2023年1月20日,由楊熙銘實際控制的北京木易景希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了國家電投集團、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三大央企。這與國恒基業篡改工商資料的手法如出一轍。不過,3月8日中企萬邦便進行了注銷,緊接著國恒基業“故技重施”,再次上演了“碰瓷”央企的套路。這背后都有張奔和楊熙銘的身影。
截圖自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顯示,楊熙銘通過中創銘企(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木易景希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控制著上百家公司,注冊資本大多少于100萬元。其中,不少企業的注冊地址都在北京朝陽區望京園附近。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