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溫彬等:食品、能源價格雙雙下探,促內需政策仍須發力
2023-04-11 16:45:42   來源:中新經緯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新經緯4月11日電 題:食品、能源價格雙雙下探,促內需政策仍須發力


(相關資料圖)

作者 溫彬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經濟學家

應習文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顯示,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3%。

豬肉弱周期與天氣晴好共同推動食品價格回落。3月豬肉價格環比下降4.2%,結束了2月中旬以來的小幅反彈,繼續保持弱勢,前期存欄量充足以及節后需求回落是豬價保持弱勢的主要原因。牛肉價格受季節性需求下降影響,環比下降0.7%。隨著節日因素消退和天氣回暖,蔬菜供應充足,價格環比下降7.2%。其他食品供應也整體充足,糧食、食用油、奶類、水產品價格均出現環比下降,蛋類、鮮果環比小幅上漲。整體看,3月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主要源于豬肉保持弱勢和天氣晴好等供給側因素。不過3月煙酒價格分別環比上漲0.1%和0.4%,食品煙酒大類整體環比降幅為0.9%,在可選消費的需求側仍有一定支撐。

能源價格小幅回落。3月美國硅谷銀行與瑞士信貸危機導致國際能源價格下跌。為此,3月中旬國內汽柴油價格小幅下調,推動居民消費端能源價格回落,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環比下跌0.3%,居住水電燃料環比下跌0.1%。

3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持平,同比增速回升0.1個百分點至0.7%。目前看核心CPI的回暖斜率較緩。

耐用消費品冷熱不均,汽車價格大幅下降。“耐消三大件”中,家用器具環比上升0.4%,近期房地產成交量出現回升,帶動家具家電等需求回暖是主要因素。但交通工具與通信工具分別環比下降1.6%和0.1%,特別是汽車價格戰對交通工具價格的拖累影響較大。從原因看,一方面中國新能源(600617)汽車產業鏈不斷完善,電池成本下降,缺芯問題改善促進價格下降,進而傳導至燃油汽車的降價;另一方面也有2022年購置稅減半政策到期,以及7月1日起“國六B”標準第三階段實施引發供應商促銷降庫存等政策因素疊加的原因。

其他消費品則表現分化。衣著受春裝上市的季節影響環比上漲0.5%;中藥、西藥價格分別環比上漲0.5%和0.1%;由于整體生活用品與服務大類價格整體環比下降0.5%,若剔除家用器具的上漲支撐,可以判斷家庭日用快消品價格也在環比下降。

服務類環比小幅回升,對核心的貢獻“有但不多”。2月,受春節因素消退影響,服務業價格明顯回落,3月以來服務業價格逐步企穩形成支撐。從結構看,出行需求持續恢復,賓館住宿和飛機票價格分別上漲3.5%和2.9%,其他用品與服務環比上漲0.8%;醫療服務環比小幅回升0.1%,郵遞服務環比回升0.2%;家庭服務、教育服務、通信服務均環比持平;旅游服務環比下降0.4%。整體看,服務類價格有漲有跌,節日因素仍在主導波動,尚未出現系統性上升的趨勢。

整體看,食品和能源的非核心通脹下降是3月CPI轉弱主要因素,市場較為期待的核心通脹雖然企穩但趨勢偏弱,供給充沛和需求“穩而不強”是主要特征,需要政策繼續保持促內需的力度。

展望未來,中國核心通脹有望溫和回升,但不會復制歐美核心通脹快速上升的趨勢。一方面,中國在供給端開工率與產能有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效率保持升級;另一方面,中國勞動力市場未出現歐美的緊張情況,服務業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空間有限。疊加中國在食品和能源方面的安全邊際較高,非核心通脹也很難形成較大壓力。2023年的整體通脹壓力不會太高,大概率將控制在3%政策目標以內。

對此,貨幣與財政政策仍有適時發力空間。尤其在貨幣政策方面,可以考慮從引導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入手。一是歐美加息在年中即將臨近尾聲,對中國利率調整的制約在減小;二是可以緩解商業銀行息差壓力,歐美銀行業的危機表明,金融系統的信心和穩健是支持實體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三是可以促進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四是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向產業鏈高端升級,資本市場在這方面的資源配置效率要優于間接融資市場,降低利率可吸引更多資金要素流向資本市場。(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編輯:付健青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