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相關資料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為“2023年中國經濟怎么干”指出方向。“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此次會議有哪些新提法?又釋放了哪些信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對比分析總結了七大關鍵點。
一、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要從戰略全局出發,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二、亮明態度,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會議指出,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三、對平臺經濟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未提及反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
會議提出,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四、定調房地產的方展方向,防范發生系統性風險
會議指出,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五、“穩”字當頭,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六、明確財政、貨幣政策要保持必要的強度
會議要求,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
七、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強調出口對經濟的重要性
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601099)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高標準經貿協議。閱讀全文>>>
在這次會議對外發布的重點內容中,涉及哪些新問題、新研判、新提法、新對策?對于市場而言,這些內容和提法又意味著什么?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今年會議延續了這一判斷,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不過,相比之下,今年淡化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表述。去年強調,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今年則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強調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依然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要求。在今年會議公報中,“穩”字出現了30余次,而去年是25次。本次會議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將穩增長置于很高的優先級上。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這里的“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與12月6日政治局會議相比是新增表述,表明政策定調更為積極。
今年會議一個突出的亮點,是積極地回應了近年來來自外界的一些質疑和爭議,面向整個市場和全社會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信心重塑。對此,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首要的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今年首次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意味著,促消費將是明年擴大內需的重點環節。除了會議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事實上,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向特定群體發放更大規模的消費券等也是重要手段。與此同時,中央財政加杠桿和支持下銀行繼續發力,會是明年積極廣義財政的著力點。閱讀全文>>>
新京報貝殼財經對比2021年和今年中央經濟會議內容發現,和2021年相同的是,2022年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明年經濟工作仍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此外,新京報貝殼財經發現多處“重要變化”,和2021年相比,2022年中央經濟會議在布局2023年各項“關鍵領域”方面均有新動向。
再回顧過去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布置了哪些重點工作?五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如何變化?如何勾勒我們經濟政策的框架圖?
北京時間今晚23時,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倒數第二場比賽就要打響。季軍戰不僅是決賽的預熱,更因為克羅地亞和摩洛哥在過去近一個月留下了太多高光時刻。同樣來自F組的兩支球隊攜手出線,前往不同半區,最后在收官戰重逢。此役,莫德里奇、佩里西奇等克羅地亞“黃金一代”迎來卡塔爾最后一舞,創造歷史的摩洛哥也將向季軍發起沖擊,誰將笑到最后今晚揭曉。
世界杯季軍賽絕非“雞肋”,在卡塔爾的最后一戰,“格子軍團”和“亞特拉斯雄獅”均會使出全力。用摩洛哥主帥雷格拉古伊的話說,“第3名和第4名是不一樣的。”談及彼此,兩隊都充滿敬意。俄羅斯世界杯,克羅地亞以黑馬之姿獲得亞軍。卡塔爾世界杯,最大黑馬無疑是創造非洲足球歷史的摩洛哥。克羅地亞主教練達利奇直言,“亞特拉斯雄獅”是本屆世界杯上最大的驚喜,看起來很像4年前的克羅地亞,“摩洛哥表現出了高質量的競技水準和團結的精神,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強大的意志力。”閱讀全文>>>
今晚的比賽也被視為克羅地亞“黃金一代”的世界杯告別戰。33歲老將佩里西奇賽前表態,將全力為獎牌而戰。與日本的世界杯1/8決賽,正是憑借佩里西奇的頭球扳平,克羅地亞才將比賽拖進加時賽,并最終在點球大戰中淘汰對手。值得一提的是,“佩刀”是克羅地亞首位在3屆世界杯上破門的球員,目前以6個進球與蘇克并列隊史世界杯射手王。“大場面先生”能否在卡塔爾世界杯最后一戰中完成對前輩的超越,令人關注。佩里西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克羅地亞在半決賽的失利讓人很受傷,但現在沒有理由低下頭顱,“等待克羅地亞人的將是另一場戰斗,讓我們為獎牌而戰。”閱讀全文>>>
同樣面對離別的還有37歲的克羅地亞中場核心莫德里奇,很多媒體猜測這場比賽可能是“魔笛”在世界杯賽場的最后一舞,但克羅地亞主教練達利奇在卡塔爾世界杯季軍爭奪戰賽前新聞發布會上稱,希望莫德里奇以后繼續征戰國際賽場。“我非常期待他能和我們繼續并肩作戰,我也相信他會這樣做。當然,最終是他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點擊查看專題>>>
近日網絡流傳:代號“地獄犬”的新冠變異毒株,在日本“殺瘋了”?中疾控12月13日發文回應,BQ.1雖然引起全球范圍的關注,目前,未見任何國家報道BQ.1及其亞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無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報道。從阿爾法到奧密克戎,過去三年新冠毒株經歷了幾次大的變異?現在各大洲占比最高的毒株是什么?中國一年以來報告了哪些毒株?目前正在流行的毒株都有什么特點?一圖看懂>>>
面對復雜的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其中。感染奧密克戎后會有怎樣的癥狀?應該如何科學應對?康復大致需要多久?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找到十位近期已經感染并戰勝奧密克戎的同學,他們講述了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感受,以及如何在突如其來的感染中面對未知與恐懼、感知受助與助人、學習自處與成長。希望他們的真實體驗和故事能幫助大家放下對病毒的恐懼,消除焦慮和不安,科學掌握應對方法。戰勝病毒后的他們如今已經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規劃后面的日子。清華大學本科生小墨在生病期間就想好了愿望:“等我出去了要吃一頓火鍋,太饞了。”而北京工業大學本科生小N還在積極準備考研復習,“等考完研,我想回家與家人一起過個年。”
回憶感染初期,小墨是這樣發現異常的,“11月27日凌晨三點,我正在宿舍看球,突然接到社區的電話通知我核酸結果異常,需要足不出戶等待上門做核酸。得知自己感染,我主要的感受是很新奇,我居然是身邊所有人里第一個“中招”的。現在回想起來,25日可能就有一些輕微癥狀了,較明顯的感受就是覺得屋子里冷。26日我還是感覺冷,就一直在房間里睡覺。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己最近熬夜過多身體虛弱,加上前一天深夜看球的時候忘記關窗戶凍到了。而且我一直很遵守防疫政策,每天基本就是在學校里正常學習吃飯,也就沒往新冠這方面想。”
北京大學H同學談起最難受的時候,“第一天午飯后咽痛加重,入睡困難。第二天晨起開始發燒,此時抗原陰性,頭暈頭痛、咽痛咳嗽,全身皮膚有觸痛,白天服用了布洛芬,臥床休息。從晚間起持續高燒,體溫39.3℃,抗原開始轉為弱陽,頭暈頭痛,惡心想吐,全身皮膚觸痛,關節痛。第二天其實是我最難受的時候,一直在發燒,最高燒到了40.2℃,而且一直處于頭暈頭痛、惡心想吐、渾身疼痛的狀態,熬過了這個階段之后就好了很多。”
北京工業大學本科生小龍在開始發熱約兩天后癥狀減輕了許多,但還是會有一些頭暈的癥狀,之后的三四天里其實就相對舒適許多了,基本上處于恢復階段,除了多睡覺、多喝水外,也不需要額外用藥了,他就開始利用這段時間去抓緊復習考研。“希望通過向大家講述我的親身經歷,讓大家了解奧密克戎,也希望大家不要感到恐慌,要隨時去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積極地去應對,注意個人防護,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小龍這樣說道。閱讀全文>>>
編輯 魏玥 設計 劉曉斐 校對 付春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