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發現一個新變化、新賽道,經過研判確認它既有需求又有痛點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就是機會和動能。”12月17日,新希望(000876)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由《財經》雜志、財經網、《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財經》年會2023:預測與戰略”上如此表示。
【資料圖】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企業如何抓住新機遇、新賽道?劉永好認為,關鍵在于用什么人,用什么理念,用什么模式。
他分享到,新希望在過去10年發展過程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模式,即以“四共理念”(共享、共擔、共享、共同)為基礎的合伙人模式,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要共擔風險,共享價值,共同創造,以合伙人機制去做新領域、新賽道,實現全產業鏈配套、升級。
以下為發言實錄:
劉永好:大家好,我是新信號集團的劉永好,今年是新希望創業40周年,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克服了很多的困難,也穿越了很多的周期我們不斷尋找新的發展動能,發展至今成為了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連續兩年入選了世界500強。40年來我們堅持以農牧食品為中業,在我們這個行業存在利潤薄、周期長、風險高,科技轉化相加其他行業慢等特點。40年的發展經驗讓我們堅信農業是基礎產業,是老百姓(603883)都需要的產業。
現在農業產業正在因為轉型升級,從小散亂向規模化、規范化、智能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這是我們農業的未來,我們要充滿信心,努力抓住這個機遇。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如何找到發展的新動能?每個企業和企業家歐做了很多的思考,總結了很多的經驗。
在此,我以新希望為例談一談我們的經驗,我們在內部一直強調,一定要看清市場競爭的格局,看到市場最新的變化,要適應它、了解它、應對它,當我們發現一個新變化、新賽道,經過研判確認它既有需求又有痛點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就是機會和動能。
發現了新機遇,新賽道,能不能抓住?關鍵在于用什么人,用什么理念,用什么模式去做,新希望在過去10年發展過程中,找到了適合我們的模式即以“四共理念”(共享、共擔、共享、共同)為基礎的合伙人模式,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要共擔風險,共享價值,共同創造,以合伙人機制去做新領域、新賽道,實現全產業鏈配套、升級。
目前新希望已經孵化了100多家合伙人的企業,打造支撐扶持了一批專新特精的優質中小企業,有一些已經發展為新草根企業,例如說鮮生活,成立了六七年,最近估值過了100億,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120億,是中國冷鏈的頭部企業,也是獨角獸企業。人們常說創業成功率不會超過10%,我們這個體系孵化的企業創業成功率大過50%,甚至有60%。
這就是我們的經驗。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