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徐楊 李陽)2022卡塔爾世界杯已經開賽,這場四年一度的盛會點燃了全世界億萬人的熱情。近日,浙江杭州采荷第三小學二年級音樂老師葉佳琪帶領學生共同欣賞了世界杯主題曲,并手工制作“小樂器”為主題曲伴奏,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到足球世界的無窮魅力。
學生們正在音樂課上制作手工樂器。 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25日,葉佳琪告訴新京報記者,卡塔爾世界杯開賽后,她曾在課間聽到學生們在討論世界杯賽事,于是有了制作樂器為主題曲伴奏的想法,“平時我們音樂課上也會有制作樂器的活動,這次正好碰上世界杯,他們應該也會蠻喜歡的。”
葉佳琪為此做了充分準備。她帶學生們學習了不同樂器的相關知識,如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等,介紹了每種樂器的聲音和效果,并確定這次手工制作以節奏感強、適合伴奏的打擊樂器為主。在約十幾種打擊樂器中,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兩三種進行制作。
盡管老師會提供材料清單、講解步驟,孩子們還是發揮出了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受歡迎的樂器是沙錘,最簡單的制作方法就是把大米或豆子裝進空塑料瓶,搖起來就有沙錘的聲音。還有一種帶手柄的沙錘,“一開始我告訴他們,可以把超市里裝雞蛋的盒子剪下來,兩個合在一起,組成沙錘。但有的小朋友非常有創意,他們把生雞蛋鑿了一個洞、清洗干凈之后,做成‘雞蛋沙錘’,有個同學甚至帶來一個鵝蛋,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葉佳琪說道。
學生們正在音樂課上制作手工樂器。 受訪者供圖
還有一種“響鈴棒”:用彩帶或扭扭棒連接起幾個鈴鐺,再綁在一根細棒上。但有的學生直接將連接了鈴鐺的扭扭棒纏繞在了手腕上,把“響鈴棒”變成“響鈴手環”, 葉佳琪稱,“她把它綁在自己手上,舉起手來搖給我看,我就覺得小朋友的創造力真是很豐富。”
除了在樂器上“加料”,學生們還在節奏上創新。葉佳琪只是教了他們最簡單的節奏,同學們就能在此基礎上編出更復雜的節奏。
經過這一堂特殊的音樂課,葉佳琪感覺,學生們對世界杯有了更多了解,對音樂的興趣也更濃了,“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這次活動)不僅能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也能為他們提供一次親身體驗的過程。”
葉佳琪還表示,“人文性”是音樂課程的一個重要性質,通過音樂,孩子們可以了解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國家和民族,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在課堂上,從二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出發,她也介紹了世界杯的歷史,世界杯相關音樂的風格,還有一些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如貝克漢姆等。
學生們制作的部分手工樂器。 受訪者供圖
“《Hayya Hayya(Better Together)》(在一起更好)是由來自卡塔爾、尼日利亞、美國的三位歌手共同演繹的,更能表現世界的多元融合。節奏非常明快、輕盈,很容易記住,我覺得適合小朋友們來感受、體驗。”葉佳琪說。
編輯 彭沖 校對 劉軍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