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素有“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開幕。本次高交會有超5000家展商參與,帶來了8000余項科技項目。
對企業而言,展會是展示自身實力、尋求商業合作的平臺;對地方政府而言,展會則成為招商的重要“戰場”。據統計,本屆高交會共有江蘇、天津、上海、重慶等32個省市組團參展,他們均帶上了自身招商的“秘密武器”。
高交會現場的區域展團
【資料圖】
“現在招商也挺‘卷’的。珠海市區兩級加上國企駐深招商人員有100多人,有些其它城市甚至更多。”珠海市招商署工作人員劉邁科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而早在10月18日,安徽省商務廳的團隊便早早來到深圳為高交會打前站。
在深圳,有一支不為大多數人熟悉的力量就是各省市駐深招商人員,他們踏破各個企業的門檻,不為拓展市場,只為吸引企業到當地投資落戶。
打“提前量”異地孵化金鳳凰
今年深圳高交會開幕首日,珠海便舉辦了科技創新政策暨5.0產業新空間推介會,這是高交會官方日程表中當天唯一由外地城市主辦的招商推介活動。
時代周報記者從活動上獲悉,從2014年到現在,珠海市已經連續9年參加深圳高交會,這是除上海進博會、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珠海航展之外珠海市每年固定參與的四場重要活動之一,也是對外宣傳推介、招商引資的重要場合。
珠海科技創新環境推介大會
“大部分深圳企業通過高交會這個平臺進行對接,”劉邁科說,但要說單個展會的招商效果則難以評價。“可能有些企業前期已經認識對接,展會上更加深入了解,也可能有些企業在展會中認識達成合作意向,后期再深入對接。展會相當于給老朋友、新朋友搭建了一個平臺。”
依托每年的重大展會招商只是第一步,為了常態化開展招商工作,珠海市還專門成立了市級層面的招商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設置了4個駐外招商機構,其中珠海駐點深圳的常駐招商人員達到了100余人,既有來自市、區兩級政府部門的招商人員,也有國企招商人員。“例如珠海高新區設置了聯合駐深招商辦,統籌了區各個政府部門、區屬國企甚至包括私人園區的招商力量,”劉邁科介紹。
“國企參與招商,最重要的作用是以投促引,”劉邁科說,在招商過程中,企業不僅可以和政府部門的招商人員聊項目、聊政策,還可以和珠海市屬國企投資平臺的工作人員聊融資,讓招商具備融資屬性。
廣東展區中的珠海展區
除了以財引產,珠海還通過打造異地孵化中心作為“飛地”,吸引企業入駐。
“很多企業出于產業鏈、市場、人才等等原因無法離開,我們就打‘提前量’,讓其先把注冊地遷往珠海,在深圳給它們提供場地。等到企業發展壯大后有需要進行產能擴張,就會遷往珠海,”劉邁科說。
劉邁科坦言,珠海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旅游和養老城市,很多企業對落戶珠海有顧慮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珠海的產業基礎,不熟悉珠海的營商環境。
他提到,有一家深圳企業原本研發放在深圳,生產放在珠海,遷入異地孵化中心三個月后,對珠海的生活環境、人才政策等方面慢慢熟悉,發現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發展空間更大,于是整體搬遷到了珠海。
家鄉、“一線城市”一線牽
“高交會從第一屆到第24屆,安徽一場沒落全部參與,”安徽省商務廳工作人員溫勇介紹,每年安徽省均由一名副省長帶隊參加高交會,今年,安徽省商務廳的工作團隊早早來到深圳打前站,并計劃舉辦安徽和大灣區新興企業的對接活動。
高交會安徽展區
“參會、聯絡徽商、借助展會推介安徽,吸引更多大灣區的企業是我們參加高交會的目的。借助參加高交會這個機會,省領導也會上門去拜訪這些安徽籍企業家,詢問他們在安徽的項目進展情況。”溫勇說。
“徽商”是安徽省政府部門在招商領域的獨特之處,不少深圳企業掌門人是安徽人,例如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比亞迪(002594)董事長王傳福,邁瑞醫療(300760)董事長李西廷等,他們所在企業均在安徽進行投資。
除此以外,安徽省市政府部門還與廣東安徽商會、深圳安徽商會共同開展招商,吸引安徽籍企業家回鄉投資。
“原本商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會員企業,現在幫助家鄉招商引資也成為一大部分工作,”深圳安徽商會會長姚敬美介紹,安徽有七八個地市都在深圳設立了負責招商的辦事處,加起來共有五六十人。
除了“走出去”,安徽還“引進來”,通過練內功吸引企業了解當地。溫勇介紹,北京服貿會、上海進博會、深圳高交會等國家級展會安徽均積極參與。另外,安徽也積極舉辦各種展會,目前已舉辦四屆制造業大會,以及天下徽商圓桌會、中博會等等。
“‘徽商’這個品牌,不僅包括安徽籍的企業家,還包括所有在安徽進行投資的企業家,”溫勇說,希望通過“徽商”這個概念搭建企業與政府交流的平臺,讓企業為安徽的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多提建議。
企業為何會落戶異地?
貴州平原較少,山地居多,不少耕地為梯田,需人工手動耕作,難以實現農業機械化。為此,貴州省引入深圳德富萊公司的智能農機機器人,實現全自動耕作,擺脫對人工的依賴,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目前,該技術在調試階段,試驗成功可投入量產。
“通過高交會這個平臺,我們希望將合適的技術和產品引入貴州,結合實際應用場景,一方面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以市場和應用場景為落點吸引企業在貴州投資。”貴州省科技廳工作人員賈文瑜說。
在展會現場,賈文瑜發現深圳龍華展區的一家機器人企業的技術與貴州當地的應用場景高度匹配,于是主動聯系企業,后續將洽談具體合作項目。
高交會貴州展區
賈文瑜說,貴州本土對具體技術的需求,成為吸引企業落戶的重要因素。如果需求足夠大,企業進行產能擴張,就會考慮將新的工廠落戶在當地。“貴州在大數據、大健康、新材料、環保產業等方面需求較大,我們希望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與貴州的產業需求進行匹配,補齊產業短板。例如南科大、華大基因(300676)等機構的項目都已落戶貴州。”
除了拓展市場外,成本和產業鏈完善程度也影響企業是否會落戶異地。
劉邁科認為,產業鏈對企業的影響取決于企業類型和發展階段,且不同地區的產業鏈有差異化優勢,例如加工型企業對產業鏈配套要求更高,需要通過產業鏈集聚效應壓縮成本提升利潤空間,而產品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業更多考慮城市的基礎設施和軟環境,“珠海有港口、化工園區,毗鄰澳門有國際化優勢,相對深圳而言仍舊有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他表示,企業在異地落戶的最大優勢是降低成本,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和生產,“珠海發揮國資力量的優勢,建設高標準產業空間,并承諾10年不漲租,以低成本‘魚池’吸引更多魚。”
溫勇則提到,如果企業顧慮當地產業鏈不成熟難以落戶,政府部門可根據企業提供的供應商名單進行配套招商,“對于已形成成熟產業鏈的領域,招商重在補短板,對于未形成產業鏈的企業,安徽不僅針對單個企業進行招商,還針對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全產業鏈招商。”
在他看來,一個地區只有不斷苦練內功,優化營商環境,培育產業鏈,才能真正吸引到“金鳳凰”。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