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1萬億MLF到期 重回縮量續做 短期全面降準可能性降低
2022-11-16 06:28:1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略低于市場預期,央行本月并未等量續做MLF(中期借貸便利)。根據11月15日的公告,央行開展了8500億元的MLF,較當月10000億元的到期量縮量1500億元。而在此前,市場對此次MLF操作頗為期待。


(相關資料圖)

雖然MLF縮量續做,但央行同步開展了172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對沖到期的20億元后,實現短期流動性凈投放1700億元;另外,11月以來,央行還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整體來看,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即便MLF縮量了,但從流動性規模上看,遠超當月到期量。”中信證券(600030)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而且目前整個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央行操作組合的變化體現了其更希望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更多通過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增長。

展望后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年內央行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降低,主要通過結構性政策支持經濟復蘇。

MLF操作縮量1500億元

在8、9月MLF連續縮量續做之后,10月MLF等量續做。不過,到了11月,MLF再度回歸縮量續做。由于本月MLF到期量創歷史單月新高,再加上近期流動性環境有所變化,銀行同業存單利率持續上行,市場對后續降準抱有較強期待,有觀點認為,11月央行或通過降準置換MLF,進而起到兼顧流動性和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作用。

這一預期顯然落空。11月15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8500億元MLF操作和17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中標利率分別為2.75%、2.00%,均與此前持平。

光大銀行(601818)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中長期流動性充足,MLF操作規模加上PSL(抵押補充貸款)、再貸款工具資金等,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已超過1.1萬億元;另一方面,10月金融等數據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金融機構對中長期流動性的需求,因而本次縮量續做MLF并不意外。

央行在公告中也提及,11月以來,通過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了3200億元的中長期流動性,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至于央行為何未實施降準置換到期MLF,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可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降準置換到期MLF對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作用有限,而引導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在推動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下調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9月商業銀行已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其中也包括了活期存款利率下調,當前動用降準工具的必要性不大。

其次,王青稱,未來一段時間美國高通脹局面難現明顯改觀,2023年二季度之前,美聯儲大概率持續加息,美元指數很可能繼續處于強勢運行狀態,這意味著當前兼顧內外平衡、穩定人民幣匯率在宏觀政策權衡中的比重較高。降準一方面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后的常規流動性操作”,但市場也易于將其理解為貨幣寬松的重要舉措。由此,出于穩匯率角度考慮,當前監管層對實施降準或較為慎重。

而且,回顧2017年以來的歷次降準,除2018年4月由央行率先正式公布外,其他12次降準均事先通過國常會等形式提前做出安排,央行后續正式宣布。“截至目前,公開渠道未現類似安排。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11月降準置換到期MLF的可能性已經不大。”王青稱。

逆回購操作規模加大

雖然中長期流動性無虞,但短期來看,自10月末以來,資金面波動明顯加大。截至目前,最具代表的DR007(存款類機構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均值為1.76%,較上月均值上升10個基點,低于相應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24個基點。

同時,隔夜利率DR001均值為1.66%,較上月均值上升32個基點;另外,11月以來,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為2.16%,較上月均值上升15個基點,仍低于相應政策利率(MLF利率)59個基點。

上海銀行(601229)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方面,11月15日最新數據顯示,各個品種全線上漲。其中,隔夜Shibor上漲20.7BP報1.8530%,7天Shibor上漲8.3BP報1.9290%;1個月Shibor上漲6.3BP報1.8310%;6個月Shibor上漲9.5BP報2.0430%;一年Shibor上漲9.1BP報2.2240%。

“10月財政通常收大于支,疊加月末繳準等壓力,今年10月底資金面波動幅度明顯加大。”明明對記者稱,觀察全年資金面走勢,本輪資金利率脈沖上行的幅度要顯著大于其他非季末月份,接近9月季末的高位水準。可見,隨著8、9兩月MLF連續縮量續做,疊加總量型寬貨幣工具持續缺位,當下資金蓄水池的水位或有所降低,使得常規季節性因素的沖擊幅度被放大。

對此,央行同步加大了逆回購操作規模,于11月15日同步開展172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對沖到期的20億元后,實現凈投放1700億元。央行靈活操作,適度加大短期流動性投放,將滿足金融機構需求,穩定市場預期,平穩資金面。

展望后市,明明認為,盡管11月和12月往往財政支大于收,但隨著跨年時點臨近,預計資金面的季節性收緊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調可能

從操作利率上看,11月MLF操作利率繼續保持不變,這是繼8月意外“降息”后連續3個月保持不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緣于當前宏觀經濟已處于回升階段,國內政策利率保持穩定有利于更好地兼顧內外平衡。

周茂華對記者稱,目前國內經濟面臨復雜環境,僅靠央行降息措施可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實際上目前國內需求受抑制,部分行業企業面臨困難,需要多部門政策措施協同配合,更多倚重結構性工具;同時,市場對央行降息較敏感,貨幣政策促內需穩增長需要兼顧內外均衡。

王青也表示,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或表明本輪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同時國內政策利率保持穩定也有助于穩定匯市預期。近期,受美元指數高位回落、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等因素影響,匯市單邊貶值壓力明顯減輕,人民幣匯率脫離美元走勢快速貶值的風險下降,但穩匯市在宏觀政策議程中仍占有重要位置。

作為LPR定價的錨,MLF利率維持不變預示著本月LPR利率不變概率增大。這主要是考慮到此前已接連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擴內需政策,接下來首要目標在于落實落細一攬子政策措施,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同時,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支持,擴大有效需求。

不過,王青認為,11月5年期以上LPR報價有可能再度下調15個基點。一方面,自9月以來,商業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意味著近期銀行資金成本會出現較大幅度的邊際下行,增加報價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另一方面,著眼于四季度及明年初穩增長、控風險,推動樓市盡快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監管層近期或引導報價行下調5年期LPR報價,其中最早有可能在本月21日落地。在此背景下,四季度居民房貸利率有望持續下行。

另在政策層面,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全面降準可能性有所下降。周茂華稱,這主要是考慮到三方面因素,一是,10月M2同比維持高位,反映目前貨幣信貸總量增長適度;二是,近期接連出臺穩樓市、支持小微企業增量接續政策,以及本次等量續做MLF,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適度充裕;三是,目前關鍵是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同時兼顧外部均衡。

明明也稱,短期內央行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降低,更多是通過結構性政策支持經濟復蘇。

但也有觀點認為,年內仍有降準的可能。光大證券(601788)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銀行信貸結構擺布的規律來看,全年一般會按照3322節奏安排。而當前銀行對于優質客戶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全年信貸投放不斷前置,預計2023年或呈現4321節奏,以更好實現早投放早受益。再加之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提前發行,結構性流動性短缺將進一步恢復。

關鍵詞: 全面降準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