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繼10月25日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國家發改委再就“穩投資”發文。
【資料圖】
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意見》從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引導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鼓勵民間投資以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和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等6方面提出21條措施,從而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意見》明確要求,做好擬出臺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防止出臺影響民間投資積極性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增強民間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認為,如此定調有利于進一步穩定民間投資的預期,并且統籌相關政策舉措形成聯動,為民間投資的修復創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環境。
具體政策上,《意見》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02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同時特別提到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參與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意見》要求,在發行基礎設施REITs時,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加快推出民間投資具體項目,形成示范效應,增強民營企業參與信心。
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方面,《意見》要求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通過項目對接會等多種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間投資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銜接的平臺;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對民營企業貸款利率水平和與融資相關的費用支出,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等。
此外,《意見》還要求暢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續推動合理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鼓勵金融機構合理讓利,推進降低企業用能、用地、房屋租金等成本;引導民營企業發掘新的投資機遇,找準未來發展方向;鼓勵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避免片面追求熱點、盲目擴大投資、增加運營風險等,從而促進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
楊暢認為,當前民企私企表現相對偏弱,因此,此時政策發力支持民間投資具有非常重要的及時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441.8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005.0億元,下降8.1%。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接受記者采訪時同樣表示,當前民間投資增速面臨一定制約,一方面,私營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持續負增長,導致民間資本加大投資能力減弱;另一方面,工業企業尚處于主動去庫存階段,PPI仍在低位運行。
國家發改委指出,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一半以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有利于調動各方投資積極性、穩定市場預期、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