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革中央、江蘇省政協主辦,民革江蘇省委、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政協承辦,蘇州市工信局、民革蘇州市委、《財經》雜志、《財經智庫》執行的“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蘇蘇州舉行,論壇主題“實體經濟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全國工商聯原副秘書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忠明在會上表示,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可圈可點之處甚多。企業家精神立市,是蘇州社會經濟發展傲居全國領先地位的秘籍之一,也是當地民營經濟生機蓬勃、充滿活力的“立身之本”。
【資料圖】
在王忠明看來,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節儉精神以及四千精神等等都是企業家精神具體化的解析或生動展現。企業家精神是市場經濟內生的一種稀缺資源,是企業家最具標志性的一種特質,且他更傾向于認為,勇于和善于承受并挑戰市場風險,則是企業家精神中最突出的內涵或最簡明的定義。
他指出,蘇商的成功,或成功的蘇商,無不具有這種企業家精神特質。例如,沙鋼的超薄帶科技創新,亨通奮進世界500強目標(在近年經濟運行相對低迷的背景下仍然加大研發投入)。
那么,如何在更為復雜、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并強化、優化蘇州的良好發展及其領先態勢?王忠明表示,答案之一,即依然應堅持企業家尤其是企業家精神立市。未來更大步幅的發展、更加堅實的領先地位,有賴于企業家精神的更大力度的弘揚和倡導。關鍵在于政商關系的處理。
一是真誠創建和完善服務型政府。輸出優質法治環境,才能管控亂作為、不作為,這主要取決于政府供給;
二是企業家自身也要保持旺盛的市場競爭斗志。民營經濟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真正的民營企業家也從來不奢望發展之路是一馬平川的。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努力做到不懈怠,不躺平,不放棄,讓企業家精神中的志氣、骨氣、底氣永不失落,所向披靡。
最后他談到,未來的區域經濟競爭,將聚焦于營商環境的競爭,而營商環境的優劣,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及其最大化。因此,最大限度地繼續確定和堅持企業家精神立市,是蘇州經濟社會發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根本維系所在。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可圈可點之處甚多。參加《財經》雜志組織的調研活動,使我更直觀地感受到:企業家精神立市,是蘇州社會經濟發展傲居全國領先地位的秘籍之一,也是當地民營經濟生機蓬勃、充滿活力的“立身之本”。
什么是企業家精神?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節儉精神以及四千精神等等,都是其具體化的解析或生動展現。企業家精神是市場經濟內生的一種稀缺資源,是企業家最具標志性的一種特質,而我更傾向于認為,勇于和善于承受并挑戰市場風險,則是企業家精神中最突出的內涵或最簡明的定義。
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90年出版名著《經濟學原理》:一般商品交換過程中,由于買賣雙方都不能準確預測市場的供求情況,因而造成市場發展的不均衡性,而企業家則是消除這種不均衡性的特殊力量。企業家是不同于一般職業階層的特殊階層,他們的特殊性是敢于冒險和承擔風險。
世界知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這樣描述麥當勞的企業家精神:“一對夫婦在美國某市郊開了一家熟食店或墨西哥餐館,他們的確是冒了一點風險。他們把賭注壓在該地區外出就歺的人口會日漸增多這一點上,但是他們既沒有創造出一種新的滿足,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消費訴求,然而,麥當勞所表現出來的卻是企業家精神。確切的說,麥當勞并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任何一家不錯的美國餐廳早就開始生產它所供應的最終產品了。但是,麥當勞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資源的產出,而且開創了新市場和新顧客群,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為德魯克推薦閱讀的《重獲企業精神》(喬治·吉爾德著)一書中也寫道:“在自律和奮斗中,企業家在向人們提供生活必需品與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累和擴大自己的財富。為了經營這些財富,他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熱情。一旦他們開始關心自我消費而放棄企業經營,那么財富就會迅速貶值。這也是驅使企業家不斷奮斗和創新的動力。因此,精神和信仰才是企業家的生產方式。他們的‘冒險經營’將帶領著企業不斷地進入新的領域,從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蘇商的成功,或成功的蘇商,無不具有這種企業家精神特質。例如,沙鋼的超薄帶科技創新,亨通奮進世界500強目標(在近年經濟運行相對低迷的背景下仍然加大研發投入)
蘇商普遍重實體經濟、重制造業,多有“壹志”特色。舉例蘇州民企。
屈原《桔頌》有言:“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根深蒂固難以轉徙,意志專一堅定不移。翠綠樹葉潔白花雷,蓊郁繁茂令人欣喜);“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根深蒂固難以轉徙,胸懷曠達沒有貪求。頭腦清醒獨立于世,湍水橫渡絕不逐流)
如何在更為復雜、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并強化、優化蘇州的良好發展及其領先態勢?答案之一,即依然應堅持企業家尤其是企業家精神立市。未來更大步幅的發展、更加堅實的領先地位,有賴于企業家精神的更大力度的弘揚和倡導。關鍵在于政商關系的處理。
一是真誠創建和完善服務型政府。輸出優質法治環境,才能管控亂作為、不作為,這主要取決于政府供給。民營企業創業創新能否安心、順心、專心,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作為“供給側”的真心、暖心和盡心,否則,必然使企業家精神受挫或折損。要創建和完善服務型政府,還仰賴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收入分配體制等方面的深化,因此可以說,進行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依然還有很大的推進空間。
二是企業家自身也要保持旺盛的市場競爭斗志。民營經濟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真正的民營企業家也從來不奢望發展之路是一馬平川的。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努力做到不懈怠,不躺平,不放棄,讓企業家精神中的志氣、骨氣、底氣永不失落,所向披靡。特別是新一代企業家更應自覺接續前輩的艱苦創業精神,堅信勤勞致富、誠信致富、智慧致富,將資本納入法治的軌道上。要懂得敬畏,懂得“壹志”之精要,懂得約束之必需——約束是自由最好的保護神。
未來的區域經濟競爭,將聚焦于營商環境的競爭,而營商環境的優劣,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及其最大化。因此,最大限度地繼續確定和堅持企業家精神立市,是蘇州經濟社會發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根本維系所在。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