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聯科技)及其保薦機構華泰證券(601688)發布了對于深交所首輪問詢的回復,除了問詢中往往都會涉及的業務、財務、研發等問題外,該文件還顯示出綠聯科技的產品多次出現檢測不合格,甚至因為產品起火被消費者投訴等情況。
綠聯科技創業板IPO于6月2日獲受理,公司是全球科技消費電子知名品牌企業,主營3C 消費電子產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包括充電器、充電線、移動電源、手機支架、移動硬盤等。
2019年至2021年,綠聯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34.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5億元、2.98億元、2.97億元,可以看出2021年綠聯科技屬于曾收不增利,公司在招股書的解釋為當年受宏觀經濟影響材料成本上升,同時公司的股份支付費用、研發費用等有所增加。
然而,即使是2021年的研發費用增加了6200萬元,綠聯科技4.54%的研發費用率依然不及可比企業安克創新(300866.SZ)、公牛集團(603195.SH)、海能實業(300787)(300787.SZ)的平均值5.19%。并且2019年、2020年綠聯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均為4家企業中最低,2021年增加投入后才剛剛超過公牛集團,但仍然落后于其他2家公司。深交所要求綠聯科技結合研發費用率較低說明能否跟上行業技術更新替代,與可比公司相比是否處于技術落后的情形。綠聯科技在回復中表示,公司研發費用率較低主要是與可比企業的業務模式、產品類別有所差異,但不存在技術落后的問題。對于深交所有關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的問詢,綠聯科技通過專利數量、研發人員占比等數據表示公司重視研發并堅持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已掌握多項核心技術成果,滿足“創新”的特征。
除了研發、財務等方面的情況,在深交所的追問之下,綠聯科技產品多次檢測不合格、發生起火和短路等之前未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問題才浮出水面。
在綠聯科技招股書中,披露的與產品質量相關的違法違規情況只有一項,即2020年10月公司生產銷售的PB132綠聯移動電源(20000mAh)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而被相關部門行政處罰。然而首輪問詢顯示,除此之外綠聯科技的產品還多次發生問題。比如,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共發生5次抽查或檢測不合格、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情形,其中4次都沒有披露,包括USB充電器被被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為不合格等。對此,綠聯科技表示未披露的原因在于公司沒有因相關事項而受到行政處罰,目前這些情況已經補充披露。
圖片來源:《關于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
另外,綠聯科技的產品還被消費者投訴,或者因質量問題而被起訴。根據本次回復,客戶反饋綠聯科技生產的一款智能充電器在使用時將其插進插座的瞬間發生起火并伴隨聲響,隨即保險跳閘全屋斷電。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報告顯示該情況懷疑是由于環境濕度過大或者插頭上搭接上了導電物質所致,綠聯科技與客戶協商一致后賠償客戶455元。
報告期內,公司還因產品質量問題兩次被消費者起訴,一次是因為公司Type-C 擴展塢導致客戶筆記本電腦接口損壞,另一次是因為音頻線長度不足;兩起訴訟均達成和解,綠聯科技分別賠償5318.5元、560.08元。
雖然綠聯科技表示報告期內自己主要產品入庫時的抽檢合格率都超過99.9%,但是從問詢的情況來看,深交所對公司產品質量還是保持了較高的關注。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