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在前幾天《省會城市正在被普通地級市打???》一文中,西部菌分析過,近兩年一批普通地級市的增長勢頭似乎正在蓋過省會城市。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省份都提出了要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風水輪流轉,很多地級市都迎來了新的機遇。
(資料圖片)
日前,又有一省官宣支持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
8月10日,云南省發布《關于支持曲靖市建設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
文件提出,到2025年,云南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超過15%,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今天就來聊聊曲靖,以及背后的“強省會”格局之變。
01
截至2021年底,曲靖GDP接近3400億,人口接近600萬,在云南省內,這兩個指標均僅次于省會昆明。
雖然說放眼全國,曲靖的體量不算太大,但在西部地區的地級市中已經名列前矛了。
比如,它的GDP總量比四川GDP第二城綿陽,比陜西的副中心寶雞,比廣西的副中心柳州、桂林等,都要高。
曾經,曲靖還一度成為“西南第五城”,在西南地區僅次于重慶 、成都、昆明、貴陽,但后來被貴州遵義趕超。
從地理區位看,曲靖位于云南省東部,處于云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處,素有“云南咽喉”之稱。應該說,曲靖在云南的地理版圖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當然,也有人說曲靖與昆明相鄰,作為省域副中心,似乎難以起到“坐鎮一方”的作用。但關于副中心與省會城市的“距離”,到底多少才合適,這個其實只是相對的。
如果綜合經濟基礎、人口、區位等多種因素,尤其是跳出云南來看,曲靖成為云南副中心城市,其實是沒有懸念的。
02
這幾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可謂遍地開花。有媒體統計,目前至少有27城競逐省域副中心。
從已經公布的信息來看,曲靖不僅是比較早就被正式確定為副中心,而且根據這次云南發布的《意見》,曲靖所獲得的定位較高,云南方面給予的支持也相當大。
比如,《意見》明確:
支持曲靖市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云南副中心城市,建成引領發展的云南先進制造業中心、支撐發展的網絡型基礎設施樣板、承載發展的高品質宜居宜業城市、融合發展的高質量區域功能中心,成為滇中城市群重要增長極,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重要支撐點。
此前,《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曾明確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州、紅河州等5個州市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現在,曲靖又被確立為引領發展的云南先進制造業中心,地位可謂再次升級。
此外,“滇中城市群重要增長極”,“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重要支撐點”,這樣的定位都是比較高的。
就主要目標看,分為2025和2035年兩個。
2025年:
云南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超過15%,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2035年:
建成更高水平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億元,進入全國地級城市50強,人均GDP、中等收入群體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1年,曲靖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和地級城市中的排位分別為89位、70位,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達12.5%。
也就是說,到2025年,曲靖經濟總量在全省的比重要比現在再提高2.5個百分點。同期,曲靖在全國地級市的排名要較2021年至少提升20位。
到底如何來理解這個目標呢?
可以參考的一個案例是,作為四川經濟副中心最有力的競爭者的綿陽與宜賓,曾分別確立的目標,是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達到4600億元,力爭超過5000億元”,以及“力爭達到5800億元”。
相形之下,曲靖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的目標,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目前來看,曲靖、綿陽、宜賓三城的GDP分別為:3393.9億元,3350.3億元,3148.1億元,最大差距也不到300億,到底誰能笑到最后,懸念不小。
03
在被賦予高定位的同時,曲靖獲得的支持,也相當大。
這里簡單聊兩點。
一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按照構建“一主一副、多點支撐”城鎮空間布局,做強以“麒沾馬”為主的中心城市,推動宣威與曲靖中心城區協同聯動發展、會澤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建設,推進富源、陸良、師宗、羅平協同發展。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以來,隨著沾益、馬龍先后撤縣設區,曲靖市不僅全面拉開了城市框架,也成為全省除昆明外設區最多的城市。
2018年,曲靖就出臺了《關于加快麒沾馬一體化建設發展的意見》,標志著“麒沾馬”(麒麟區、沾益區、馬龍區)一體化建設發展正式啟程。
按照規劃,曲靖市含“麒沾馬”地區和曲靖經開區在內的中心城區,將發展為到2020年人口100萬、GDP1200億元,2025年人口150萬、GDP2000億元的珠江源大城市。
此番再獲得省級層面的認可,并且《意見》還明確要推動宣威與曲靖中心城區協同聯動發展,意味著曲靖作為云南省第二個大城市將繼續“做大做強”。
在區劃調整窗口越來越窄的今天,曲靖獲得“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的支持,無疑彌足珍貴。
二是,建設全省教育次中心。
主要內容包括:
支持曲靖師范學院創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曲靖師范大學,支持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本科醫學院;集聚發展職業教育,建設1—2所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支持曲靖高職院校(技師學院)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
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學升級、改名越來越難,云南明確支持曲靖師范學院建設曲靖師范大學,這樣的公開支持,其實是非常少見的。
更常見的做法,是支持省會城市的知名高校在一般地級市設立分校,或者鼓勵地級市引入其他高校。
而云南明確支持曲靖本地高校升級,這對于提升一個地方的人才資源和高等教育質量,其實是更固本的幫助。
此外,在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等多方面,曲靖都獲得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
04
從整個《意見》的內容來看,云南對于支持曲靖建設經濟副中心可謂是誠意滿滿。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昆明就要被冷落。
事實上,今年5月,云南就發布了關于建立“強省會”行動協調推進工作機制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支持昆明市高質量發展。
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的選擇。比如,我們看到已經明確經濟副中心的湖南、貴州、江西等都同時提出了“強省會”戰略。
這種情況其實并不矛盾。
一方面,這些省份的省會城市的綜合能級,或者說對于全省的帶動作用,還不夠突出。像昆明、南昌、貴陽,都比較有代表性。
這些省會城市,既不具備國家中心城市那樣的高定位,在自身的經濟體量、人口體量上,也處于比較一般的狀態,所以,確實必須要變得更“強”。
另一方面,這些省份除了省會城市,也均有相對不錯的次級支撐,像曲靖、贛州、遵義,在省內都有著重要地位。哪怕在整個中西部的地級市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因此,這些城市,也的確有實力變得更強。
退一步講,在當前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空前增強的大環境下,每一個區域或許都需要有更多的“備份”。
所以說,“強省會”戰略和“副中心”戰略,其實是并駕齊驅的,也可以理解為相較于做強省會城市的單極支撐,更多的省份正在選擇省會與副中心的“雙輪驅動”。
這或意味著一個新的區域發展邏輯正在到來。它到底會如何改變區域競爭,又有哪些省份、城市會因此而實現彎道超車,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西部城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