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題:PPI同比顯著走低 下半年國內高通脹風險較小
作者 王青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馮琳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
(資料圖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7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7%;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2%。
7月CPI同比上漲2.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低于市場普遍預期,表明當前消費品和服務市場通脹形勢依然溫和可控。7月CPI同比漲幅變化背后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受前期生豬產能去化效應逐步顯現、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和消費需求恢復等因素影響,當月豬肉價格漲勢明顯,環比上漲25.6%。其次,在多地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下,7月鮮菜價格環比上漲10.3%,漲幅高于季節性,同比漲幅則擴大到12.9%。
由此可見,7月CPI同比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是受豬肉和鮮菜價格波動影響,并不代表整體物價形勢升溫。事實上,扣除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7月核心CPI同比漲幅為0.8%,繼續處于明顯偏低水平。這意味著當前消費品和服務市場整體價格走勢平穩。
在豬肉、鮮菜價格大漲顯著推高食品價格后,7月CPI漲幅不及市場預期,一個主要原因是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下降。非食品CPI漲幅明顯收窄,對整體CPI上漲影響顯著下降,是7月整體CPI漲幅不及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背后是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經歷一波下跌過程,以及當前國內消費修復整體溫和,市場供需平衡不支持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7月糧食價格環比上漲0.1%,上月為環比持平。這意味著在經歷了3月至5月的較快上漲之后,受近期國際糧價大幅回落影響,國內糧價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平穩態勢。我們判斷,盡管7月糧食CPI同比漲幅為3.4%,但接下來糧食CPI同比將基本穩定下來。由于糧價在整體物價中的基礎性地位,7月糧價延續平穩意味著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可控。
進入8月,在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下,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回落走勢,同比漲幅未現進一步擴大,鮮菜價格也現回落,同比漲幅由正轉負,加之國際原油下行驅動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下調,以及國內消費修復仍將保持溫和態勢,我們判斷8月CPI同比將在當前水平附近小幅波動,超過3.0%的可能性不大。
整體上看,接下來豬肉價格仍有一定上行空間,這會帶動下半年CPI同比中樞有所抬升,但大幅上行的風險不大。另外,在全球經濟減速背景下,下半年國際油價再度大幅沖高的可能性也在下降。由此,下半年“豬油共振”推升CPI的風險可控。更為重要的是,考慮到下半年消費修復將會比較溫和,國內產業鏈供給能力強,加之前期宏觀政策未搞大水漫灌,下半年代表整體物價水平的核心CPI會更為溫和。由此,通脹仍將是國內與境外經濟基本面的最大差別。
7月國際大宗商品和國內工業品價格普降,PPI環比較大幅度轉跌,疊加基數走高,同比漲幅加速回落。7月PPI環比下跌1.3%,為2022年2月以來首度環比轉跌,同比漲幅較上月收窄1.9個百分點至4.2%,呈現加速回落勢頭,且回落幅度超出普遍預期。從新漲價和翹尾因素來看,由于環比轉跌,7月PPI新漲價因素較上月下滑1.3個百分點,而因基數上行,翹尾因素較上月下滑0.6個百分點。可見,7月PPI同比漲幅加速收斂,既受新漲價動能削弱影響,也與基數抬高有關,其中前者為主要下拉力量。
展望未來,PPI同比將持續回落。7月美聯儲再度大幅加息75個基點,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也分別加息50個基點,各主要經濟體央行陸續通過加息來抑制高通脹,給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全球經濟衰退預期漸強。需求預期承壓背景下,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料將繼續回落。同時,短期內國內地產投資難見明顯回暖,疊加保供穩價政策持續發力,工業品價格并不具備快速上漲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隨2021年同期基數上揚,未來幾個月PPI翹尾因素將不斷回落,到四季度翹尾因素對PPI同比的貢獻將為負值。由此,我們判斷,接下來PPI同比漲幅將持續回落,四季度PPI同比料將小幅轉負。(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編輯:董文博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