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下簡稱“錢外”)四年級學生倪想近日從校長手中接過“倪想昆蟲研究工作室”的牌子。為他授牌的校長趙骎也借機向全校學生發出邀請:“我希望五年內,邀請有特長有興趣愛好的學生成立百個工作室,就像現在你們看到的倪想工作室一樣。”一時間,臺下掌聲雷動。
“雙減”以來,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學生成立工作室開啟了錢外的一次全新實踐。
“看見”不同特質的學生 為他們成立專門的工作室
新學期,趙骎來到這里擔任校長后,發現錢外有特質的學生特別多,一時間萌發了為學生成立工作室的設想。
倪想是第一個被她“看見”的學生。趙校長特別愛聽老師們講故事,有一次聽到一位科學老師說起有個學生對昆蟲非常著迷。著迷到什么程度?課間就在校園里到處捉蟲,與他一起玩耍的學生,也跟著他愛上了昆蟲。
這位科學老師王曉強也被倪想的執著打動。王老師說,自己就在學校里幫他找了一個場地,放置了電腦、觀察工具和各種標本,同時指導他們科學觀察。
為何不為他成立一個工作室,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于是趙校長決定成立這個昆蟲研究工作室。授牌儀式現場,學校還邀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加盟。“讓專業領域的專家來做他們的引路人,長久地支持他們的夢想。”趙校長介紹。
倪想的媽媽坐下臺下,見證了整個授牌儀式。多年來,她見證了兒子興趣的萌芽。“有一次學校邀請了兒童圖書《酷蟲學校》的作者來做講座,他聽得出神,回來央求我買大量的昆蟲類書籍。”家里有一塊白板,倪想常常在上面寫上一些生僻的昆蟲名字,例如虎甲、獵蝽……漸漸地,他還會憑借印象給昆蟲作畫,甚至創作小漫畫,描寫昆蟲的習性。
如今,媽媽眼中的這位“法布爾”已經小有名氣,還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大張旗鼓授牌的背后是“鼓勵” 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搭梯子
在這次授牌儀式上,趙校長還透露,下一個學生工作室即將成立,主人是一位熱愛美術的學生。這段時間,學校正在為他們籌備畫展。
大張旗鼓為學生授牌成立工作室,學校的做法引發家長們的點贊。
趙校長說,“‘雙減’之下,學校更應該看到每個孩子身上獨特的美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發展之路。通過成立工作室,學校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專業的幫助,激發更多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向未來探索的興趣。”
興趣成長需要土壤。“雙減”以來該校積極應對,上學期期末率先開展了低段綜合素養測評活動,活動圍繞“百年黨史”“杭城亞運”等熱點主題,創設真實情境下的項目任務,觀察、記錄學生的表現,提供個性化反饋和指導。老師們研究制成“沙漏型”校本作業操作模型,培養學生多元核心素養。一至六年級學生圍繞“自己、家庭、學校、城市、國家、世界”這六大主題,打破課時界限,跨越學科邊界,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
為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學校為學生和家長設計了“親子運動作業”“親子美勞作業”“親子研學作業”。例如,五一等節假日時,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在參觀和走訪中,完成“杭城亞運、風雅宋韻”等親子研學作業,最后,學生用研學地圖、研學小報、研學手冊、研學視頻等展示自己的成果。
趙校長說,學校在“雙減”中,以關注個體成長的整體性為中心,針對當下教育中存在的碎片化、無序化等問題,提出整全性教育,努力幫助每位學生實現生命的完整與健全,成就個體的德性與幸福。(記者 胡鴻 通訊員 孟繁卉)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