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退役軍人高建剛:用獨特的農業推廣技術帶動周邊農業轉型升級
2022-03-21 09:32:42   來源:眉山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3月17日一早,位于彭山區的彭祖新城濕地公園迎來了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

“各個班級組織好自己的隊形,找到路線后,跑步前進。”隨著教官的一聲令下,600余名前來研學的小學生沿著各自的路線,走進1000余畝油菜地里,開始了種植知識學習和尋寶活動。

作為此次活動的組織者,高建剛在現場來回奔走,做著協調和后勤保障工作。雖然已退役18年,但仍能從他奔走的步伐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中,看出軍人的影子。

“下午,孩子們還會到我們的臻潤農業生態產業園,走進田間地頭,學習生物發酵和番茄種植技術等。”高建剛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通過我們的平臺,讓他們接觸學習農業知識,我覺得很欣慰。”

軍人情結:他懷揣夢想走進軍營

“我的父親曾是一名抗美援朝戰士。”每每被問及從軍初衷,高建剛總會這樣說,雖然父親在他2歲時便去世了,但在他心中,父親的形象十分高大,“正是受父親影響,我從小就有要成為一名軍人的情結。”

1991年,17歲的高建剛懷揣夢想,如愿成為某部“人民功臣第一連”的一名戰士,在軍校畢業后又被選入“楊根思連”任排長。

“部隊是個大熔爐,把我鍛造成了更好的自己。”在部隊的13年里,他憑借自身努力,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班長,后來又成為連長,楊根思連“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攻破不了的堡壘”的“三不相信精神”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前段時間熱播的愛國主義電影《長津湖》,講的便是我們連隊前輩們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事跡,看得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高建剛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心中隨時都會有一種“祖國需要,我們都在!”的使命感。

“三不相信精神”:他攻關技術破解難題

2004年,退役后的高建剛相繼擔任過彭山區的政法委政工科長、區委常委辦主任、農工辦主任等職務。2014年10月,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他主動辭去一切公職投入創業大軍,同一年,他被查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于是,他充分發揚“三不相信精神”,開始了一邊創業一邊治病的旅程。

“在擔任公職工作時便發現,農業廢棄物處理一直是讓人頭痛的大問題。要是能攻破這個技術,不僅能解決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還能進一步推進‘綠色農業’發展。”高建剛毅然將創業項目鎖定在農業廢棄物處理上,“這個項目發展好了,對農業將會是一場徹底的革命。”

為此,他開始了不停奔跑,遍訪全國各地名醫的同時,探尋著技術突破。“僅2018年,我就在天上飛行了6萬公里。”經過4年多的調查整理搜集,2019年,高建剛帶領5名退役軍人開展了“微生物高效降解”課題技術攻關,并將實驗成果送到全國各大權威機構檢測認證,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各類農業有機廢棄物在短短10余天就可變廢為寶,這個技術成功破解了秸稈體積大、重量輕、運輸難、不易降解等難題。”

此后,高建剛更是一頭扎進農業這個廣闊天地,公司也從一個小小農業廢棄物處理中心發展成為一個注冊資本金5168萬元,集生物有機肥生產、GAP農業標準種植、農業生產CNG全程追溯、微生物菌種研究生產、高端農產品銷售、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集團公司。

鄉村振興:他不忘農本擔起責任

“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人,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掌握了核心技術后,高建剛創建了彭山區退役軍人鄉村振興雙創孵化基地,帶領一支退役軍人占比達80%的隊伍,在周邊陸續流轉了1600畝土地開展示范種植,在改良土壤的同時,從事葡萄、柑橘、西紅杮等“零農殘”果蔬技術推廣,創建了多個響亮的品牌,同時建成了年消化農田秸稈7萬噸的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基地。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去找一個種植大戶回收澤瀉葉時,對方覺得難以置信,沒想到堆放了4年的‘垃圾’,居然還能賣成錢。”高建剛說,后來,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會主動聯系他去回收,甚至有些離得比較近的,還會送貨上門。

從負債幾十萬元到年創產值5000余萬元、純收入1120余萬元,高建剛始終秉持著“不忘農民本色,擔起社會責任”,帶領企業走上了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

如今,他旗下控股五家全資子公司的四川建剛鄉產科技孵化集團有限公司已形成農業的全產業鏈,專注于鄉村產業孵化和“鄉學鄉產智庫研究”,包括農業廢棄物處理、GAP農業種植、優質農產品銷售、新型職業農民培養、CNG農鏈大數據等五大版塊,成為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考察者前來取經,他本人也被評為全市優秀退役軍人。

回報社會:他致富思源不停戰斗

“作為一名戰士,就應該不停地戰斗,更應該致富思源。”高建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創業8年來,他在公司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回報社會。

“我們團隊曾先后到小涼山去捐資助學,到甘孜送醫療器械,資助了數名貧困學生。”高建剛說,同時,公司還成立了“愛心幫臻潤志愿者服務隊”,帶頭為市區紅會、團委等捐款捐物。

作為農業企業帶頭人,高建剛還實踐總結了“扁擔模式”,用獨特的農業推廣技術帶動周邊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種植戶和村集體、企業三方共贏。目前,該模式不僅解決了周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還形成了訂單農業,為大家解決了“不會種”“銷售難”等問題。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在攀枝花米易縣、遼寧等多個地方建立了分基地,希望帶動更多農民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和高質量發展。”他說。(記者 陳文君)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