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載入史冊的一年,也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2021年,深汕合作區在深學研——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深汕合作區也在篤行——
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歷史機遇,對接深圳所需,竭盡深汕所能,扎實推進“三大攻堅行動”,辦成了幾件大事,收獲了一些喜事,破解了不少難事。
2021年,深汕合作區以數字彰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0.91億元,同比增長17.8%;規上工業增加值32.18億元,同比增長2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41億元,同比增長8.0%;固定資產投資166.13億元,同比增長32.4%。
2021年,深汕合作區亮眼的成績單也來之不易——
經受住了疫情和旱情的大戰大考,“三大攻堅行動”全線突破、初戰告捷、成效頗豐,防范化解了社會矛盾風險,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2月10日,深汕合作區召開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部署今年重點工作安排。展望2022年,深汕合作區將奮力建設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打造新時代先富幫后富、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范例和創新典范,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作出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亮點1
基層黨組織建設鑄魂賦能
2021年,深汕合作區以提升戰斗力為關鍵,鍛造堅強堡壘。
表現在一些舉措上:充分相信基層,賦予鎮村更多權限,推動資源、資金向基層下沉,打通責任鏈條,加快區鎮村三級干部融合,凝聚干事創業最大合力。
也表現在一些成果上:首次對四鎮領導干部晉升職級,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38個村(社區)實現“一肩挑”,實施“鑄魂賦能 砥礪再造”工程,530名基層干部參加教育培訓,7個黨群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亮點2
引進龍頭項目夯實產業底盤
2021年,深汕合作區抓牢抓實產業龍頭項目建設。
根據全市“20+8”產業集群布局,規劃建設深汕智造城、深汕灣機器人集聚區先進制造園區,全面承接服務深圳產業轉移。堅持龍頭牽引建鏈,全方位對接引進比亞迪汽車產業園(深汕)項目落地,實現了引進制造業大項目的破局,為深汕合作區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舉辦深汕智造城招商大會,簽約15個重大項目,簽約總金額約210億元,預計產值約390億元。
2021年,深汕合作區發力夯實產業底盤。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五個一”企業暖心行動,發揮財政、稅收、金融導向激勵作用,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加快推動項目建設。已供地項目中37個已投產,56個在建,7個開展前期工作。
亮點3
統籌“三農”工作厚植優勢
2021年,深汕合作區堅持把推動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
在農村工作方面,進行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試驗。制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工作實施方案》,選定鵝埠鎮紅羅村、上北村和赤石鎮明熱村、明溪村等4個行政村開展試點。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定鼓勵和引導土地流轉政策。探索以數字鄉村為首期任務,會同騰訊公司完成初步方案編制,打造具有深圳標準、體現深圳數字產業優勢的數字鄉村品牌。
全面啟動“五光十色”示范帶規劃建設。2021年,深汕合作區以“集中連片、基礎較好、各具特色、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為原則,規劃建設5條特色鮮明、各具風格、三產深度融合、鄉村風貌與都市品質兼容的“五光十色”都市鄉村示范帶,努力實現“五帶示范、全域推進”。方案深化、節點深化及立項等前期工作進展迅速。同時還考察借鑒浙江、四川鄉村振興工作經驗,推動深汕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打造“讓城市更像深圳、鄉村更像浙江”的田園都市。
此外,出臺實施鄉村振興攻堅行動方案,組織82名干部分村包干、掛點服務,選派31名干部駐鎮幫鎮扶村。還投入4.8億元實施“村村通”自來水管網改造,村莊集中供水實現全覆蓋。行政村道路硬化89.6公里,自然村道路硬化139.4公里,投入運營15條公交線路,行政村100%通客車。完成5G基站建設任務,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鄉村5G全覆蓋地區。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糧食種植面積達2.186萬畝。
強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圍繞“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廊道”“美麗工地”目標,成立工作專班,統籌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實行“鎮村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建立清單臺賬,分解任務、責任到人,累計摸排收集問題地點數量1.58萬個,已完成1.21萬處問題點整治。安排4.19億元資金,加緊補齊垃圾轉運、污水處理、村道硬化、廁所革命方面的短板。將每月最后一個周六定為“村莊清潔日”,營造全民參與的村莊清潔氛圍。
亮點4
聯防聯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過去一年里,深汕合作區從嚴從實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到位,認真落實省市交辦的疫情防控任務,首次在全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至今累計完成五輪共檢測56萬余人次。
常態化開展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建立摸排臺賬,做到每日一排查、每日一匯總、每日一上報。
2021年,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4.7萬劑次,累計核酸檢測56萬余人次,保持著“零疑似、零感染、零確診”。
亮點5
交通一體化內暢外達
2021年,深汕合作區全力構建“四港五站”“五鐵五高”“五橫六縱”綜合交通體系,以交通一體化助推區域發展一體化,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對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建立。
在陸路交通方面,具體表現為:
廣汕鐵路合作區段實現100%交地,進入架梁全面施工階段;深汕高鐵市區段動工建設,深汕高鐵站場站規模調整為5臺13線,站場規模雛形初顯;深汕西高速改擴建(深汕段)開工,深汕第二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編完成。
在水路運輸方面,具體表現為:
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港運營,口岸服務中心已制定建設方案。
亮點6
對標深圳加快公共服務配套
2021年,深汕合作區積極引進優質資源,按照深圳標準加強民生配套建設,打造“低成本、高品質”的宜居宜業之城。
教育方面,南外深汕幼兒園投入使用,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新增11個班級476名學生。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東校區)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對接深圳中學承辦深汕高中園,正加快推進建設。籌集3000萬資金,成立深汕合作區首家公益組織——深汕教育基金會。
住房方面,推進深耕村、海逸村一期等保障住房建設,超額完成市下達的5171套公共住房開工建設任務。實現商品房銷售1891套。
醫療方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門診部13個科室平穩運營,全區第一個三級標準的綜合醫院——深汕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醫院)正加快建設。四鎮衛生院加大投入,整體提升。
亮點7
土地整備開創“深汕加速度”
在過去的一年里,深汕合作區以打造“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產業空間為目標,大力推進連片土地整備。2021年多項實措,收獲頗豐:
完成征地協議簽訂面積5.19平方公里、同比增長124%,完成實地移交4.07平方公里、同比增長382%,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完成了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廣汕鐵路深汕段、深汕西高速改擴建等重大項目的土地整備,攻克金龍匯賓館、三角山狗場等多年未解決的“硬骨頭”,實現班魚湖村整村搬遷,僅用35天完成比亞迪深汕項目一期A地塊40萬平方米土地整備,創造了“深汕加速度”。
2021年,深汕合作區創新土地收儲模式:出臺了土地整備工作議事規則,下放工作職權,抽調干部掛點,構建“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1+4+N”組織架構(“1”即成立區土地整備攻堅行動分指揮部;“4”即4鎮成立土地整備攻堅行動組,“N”即各包干處級干部),形成了“四鎮領銜攻堅、小組揭榜掛帥、部門同頻共振”的攻堅格局。
同時,完善土地整備相關領域政策制度的銜接配套,出臺了《重大項目土地整備補償安置方案》《留用地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強化被征拆群體利益保障。(記者樊怡君)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