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網劇“瘦身” 短劇集節奏快 備受年輕人歡迎
2021-10-18 16:28:5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年輕一代的娛樂消費喜好從渠道到形式直至內容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網劇作為一種娛樂形式,也在隨著年輕人喜好的變化而變化,最為明顯的便是網劇正在進行著一場“瘦身”運動。首先是劇集長度縮短,只有十幾集甚至只有幾集;其次是每集時長縮短,精簡到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與傳統網劇相比,這樣的長度只相當于故事梗概的介紹長度,但這種短小網劇卻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歡,進而成為視頻臺、制作公司發力的新方向。

短劇集受歡迎

追網劇不再是耽誤時間的事情,一集幾分鐘、一共一二十集的短劇集正流行。看完一部連續劇只花個幾十分鐘,與傳統網劇相比也就是觀看一集的時間。《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簡約版網劇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并受到制作方的青睞。

長片單集5-10分鐘、24集以下的作品被稱為短劇集。據了解,2020年8月,廣電總局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增設了網絡微短劇快速登記備案模塊,并將網絡微短劇定義為網絡影視劇中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劇集作品。《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日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臺上看到,劇集時長被進一步“濃縮”,大部分作品掐頭去尾,只有一兩分鐘的內容。如《這個男主有點兒冷》以每集不到2分鐘、總計32集的體量獲得9.5億次播放。而在抖音和快手上,這并不是個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快手短劇發布的《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年輕人是短劇創作和消費的主要群體,90后和00后作者占71%,其中,90后作者占比達55%。另外,在快手短劇觀眾中,00后數量最多,且貢獻了70%的點贊數。快手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快手上,每天觀看短劇的人數超過2.1億,觀看總時長達3500萬小時。

年輕人緣何如此喜愛短劇集?國家級心理咨詢師、中科院心理教練成金鴻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網絡化、碎片化、強娛樂、大信息量、娛樂時不愿意動腦等,都是年輕一代在獲取信息、娛樂時的特點。這些特點與短劇集時長短、情節快速跌宕的特點相符合,所以短劇集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北京細分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移動事業部運營組長關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相比閱讀文字或者看長視頻,短視頻對于專注度、接收難度等門檻的要求更低。在空閑時刷短視頻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慣的‘肌肉記憶’,短劇集的短小正好滿足了年輕人刷視頻的各種慣。”

隨著年輕消費者喜愛程度的不斷提升,視頻網站、制作者也在關注短劇集的制作并逐漸加大投入。據了解,優酷今年一季度獨播劇中,有39部時長在15分鐘以內的短劇集。愛奇藝上線了“豎屏控劇場”,開啟分賬模式。在今年6月召開的騰訊視頻影視年度發布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宣布將短視頻臺騰訊微視與騰訊視頻整合,“以短帶長”,將騰訊視頻打造為“短長融合”的綜合型視頻臺。而在此前,抖音也推出新番計劃,牽手番茄小說走上微短劇網文IP改編之路,并為創作者提供資金與流量扶持。另據了解,目前,快手已累計匯聚6萬多短劇創作者,獲得10萬多粉絲量的作者逾8500人。短劇集正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內容正合口味

盡管年輕人對于網絡短劇集的短情有獨鐘,但吸引他們的關鍵還是內容。北京師范大學傳播學博士尹一伊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現在的短劇集從形式到內容都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隨著短劇集熱度的不斷提高,參與者不斷增多,短劇集的內容也不斷豐富,題材明顯增多。《2021快手短劇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快手擁有短劇集超3.8萬部,題材涵蓋懸疑、都市、古風、校園等多種類型,4月播放總量達到794億次。

記者在各視頻臺上看到,講述鄉村搞笑日常的《鄉村囧事》總計獲得24億次播放量;古風劇《凰在上》已獲得1.9億次播放量;都市劇《話事酒館》每條短視頻時長都在50秒左右,發布2個多月的時間就獲得了4500萬播放量,擁有接60萬粉絲。

記者還發現,短劇集不僅涉及題材廣泛,在內容上也有著節奏快、反轉強等特點,并成為吸引年輕人的關鍵。快手用戶李佳說:“我喜歡看短劇集,是因為可以在短時間內體驗、旁觀不同的人生經歷,可以跟隨女主在古代當王妃,可以重回校園生活,還能圍觀鄉村生活……短劇集題材的多樣化和內容的豐富化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關鑒指出:“相對于傳統大劇來說,短劇集制作成本大幅減少,但這不妨礙優秀內容短劇集的涌現。現在不少短劇集在內容上人設鮮明、劇情節奏快,短短幾分鐘內就可以高潮迭起,實現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單位時間內信息密度更大、節奏更快,因此備受年輕人歡迎。此外,目前大部分微短劇界面規格仍按照豎屏的標準設計,而豎屏的優勢不僅符合用戶手機使用慣,而且可以更好地呈現內容,如畫面表達上突出主體,使用戶更加關注主角的行動,有利于打造沉浸式追劇體驗。”

尹一伊指出,目前短劇集的內容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質量也良莠不齊;人物的設計相對來說比較直接和扁化;畫面表現手法也太過直接;有不少作品蹭熱度復制“爆款”內容。這些都是短劇集今后在發展中亟待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付費收看被接受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年輕人對于自己喜愛的短劇集不僅愿意付費,還對植入廣告、貼片廣告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度。在采訪中,很多年輕視頻用戶對記者表示,制作方有了收入才能更好地促進短劇集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短劇集變現的方式較多。”關鑒介紹說,“一是付費觀看,一般定價在3元以下,例如短劇《大御兒之花易冷》定價3元,在快手共賣出23.8萬份。二是是植入廣告,雖然短劇集‘短小精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植入廣告的加載,但也是一種變現方式。三是臺分賬與激勵,如在抖音上播放的《意難》以4億次播放量獲50萬元獎勵;快手的分賬計劃顯示,內容每獲得千次有效播放,創作者就可獲得15元到20元不等的現金分賬。從長遠看,付費收看將是主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年來,網絡視頻節目付費模式逐漸被用戶所接受。目前有45.5%的網絡用戶曾付費過,其中00后用戶占比較高,有接六成的19歲及以下的用戶曾在網絡視頻臺上付費過。值得關注的是,超前點播模式廣受歡迎,用戶比例達到20.2%。用戶選擇超前點播的最主要原因是“劇情精彩,想盡快看后續內容”。視頻網站用戶劉斌對記者說:“為內容付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有收入誰還會專心創作新劇。”

在采訪中,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年輕人對于短劇集中的植入、貼片廣告也表示理解并可以接受。記者采訪了20位16歲至22歲的視頻網站用戶,其中有18位表示如果不是付費收看,在短劇集中植入或是貼片廣告是可以接受的。

尹一伊指出:“付費的概念已經被年輕一代所接受,在他們看來,為喜歡買單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追劇付費更是理所應當。”

目前,各視頻網站紛紛發力短劇集。快手娛樂自制劇集負責人歐茹樺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采訪時指出:“時長并不是一個硬規定,我們的內容進行投放后,會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調整。也就是說,連續劇形式的改變是為了順應用戶的需求,獲得更多用戶的喜愛。”(記者:李燕京)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