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市場開盤之后各股指持續走出震蕩下行調整的格局走勢,雖然存在一定反抽式的護盤,但是護盤的力度較低,市場的弱勢習性并未改變。板塊上,動力電池表現強勢,光刻膠、農業種植整體沖高回落。
短期來看,市場的觀望心態很嚴重,導致市場遲遲不能發動新一輪的攻擊,即使北上資金再度連續幾個交易日的大幅度凈流入,但是國內的場內資金不跟,而且指數回調的時候還是砸盤,可見做多確實不太容易。本周最后的兩個交易日,因眾所周知的事件,市場臨時的進入維穩運行的窗口時間區間,盤中大概率會出現一些大盤股的臨時性護盤。
整個上升趨勢未變的前提下,市場還是做多的機會;但是成交量+輪動加速預示著做多熱情較差,做多機會反而不多,因此這種行情確實很難受。暫時市場的熱點輪動比較快,更需要的是低吸布局為原則,繼續嚴格控制倉位不加倉,低吸主流熱點或者關注后續政策重點,每年的兩會重點題材都會有中線機會。
機構動向
黃燕銘再發聲!未來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主要在三大板塊
“未來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主要是在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板塊之間的風格輪換。”
“未來三個月市場的風險偏好仍然處在比較低的位置,因此短期內科技仍然需要蟄伏一段時間,而消費龍頭股又會有些投資機會。大勢研判上,短期市場仍然有壓力,但長期依舊看好。”
“年底看科技,白酒需惦記。”
“過去二十年,消費品龍頭公司的更新迭代,一方面靠的是外部市場空間的擴張,另一方面靠的則是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以及提升競爭優勢?,F在,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將是消費品公司能否持續創造價值的關鍵。”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認為,隨著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換擋以及經濟增長模式的改變,新的投資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過去資本市場投資標的重點是銀行、地產和周期,這種思維模式主要是看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基建政策。股票投資的熱點表現為按照基建投資的產業鏈邏輯,從下游往上游傳遞。
因此未來投資,關鍵是要把握市場風險偏好的轉換,根據市場的風險偏好去尋找風險度對應的股票板塊。市場風險偏好的上升或者下降,由此會導致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板塊之間的輪換。
黃燕銘同時表示,科技股年內還有表現機會,不過表現的階段被推遲了:從“全年看科技”變成了“年底看科技”。
熱點研報
4月汽車銷售轉正,行業將持續復蘇
乘用車市場呈現復蘇態勢:據乘聯會數據,5月第一周(1-10日)日均零售3.2萬輛,同比增速下降7%,環比增長12%,走勢仍是回暖的態勢。批發端,第一周日均廠家銷量2.8萬輛,同比增速增長9%。第一周廠家銷量總體恢復明顯。隨著國內疫情影響消退,前期抑制的需求,各地出臺的穩定汽車消費政策帶來的新增需求將逐步釋放。我們預計,2020年后續月份,汽車銷量增速將進入向上通道。新冠肺炎雖然對2020年汽車行業帶來短期沖擊,我們認為,當前我國汽車保有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疫情或提升無車家庭購車意愿,帶來我國最后一次汽車普及。我們更看好自主品牌車企,2019年主要整車企業利潤下滑幅度大,2020-2021年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疊加部分車企新產品周期,整車板塊業績值得期待。重點推薦標的: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
零部件板塊:我們統計了中信汽車零部件行業2019年和2020Q1財報情況,零部件行業2019年營收均值同比增長3.5%,歸母利潤均值同比下滑34.8%。2020年一季報來看,營收均值同比下滑17.8%,歸母利潤均值同比下滑51.7%。2020Q1受疫情影響行業利潤下滑較多,汽車行業景氣度處于底部,國內疫情結束后,隨著汽車銷售的恢復,汽車零部件企業彈性更大,繼續看好配套國內特斯拉產業鏈和國產化加速的企業。從主機廠來看特斯拉和一汽大眾是目前增長確定性比較高的,對應供應商值得關注。
新能源汽車:近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布,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特斯拉美國工廠復工在即,上海工廠一馬當先,國產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