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高層領導人2月23日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部署。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六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詳細介紹中國的戰“疫”舉措。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
防護服日產量超20萬套
醫用防護服產能供應方面,1月28日的日產量還不到1萬套,到目前為止,日產量已經達到了20多萬套。生產企業剛開始不到20家,現在擴產轉產達到了50多家,全力開工,還有近百家已經陸續獲得新的資質,正在陸續開工。
醫用防護服保供湖北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多萬件,不僅有力保障了一線的需要,而且還統籌兼顧了北京和全國其他疫情比較重的地方對于防護服的急需。
消殺用品方面,企業復工率也比較高,現在超過了80%以上。
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醫用酒精主要消殺用品的產能和產量都能滿足湖北一線乃至全國的急需,現在運到湖北的84消毒液1500多噸,免洗手消毒液115噸。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
消費并非消失只是延期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了沖擊,但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還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
疫情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暫時的、短期的。比如,很多消費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延期了,待疫情結束后自然會釋放。
像2003年非典期間,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比如,這次疫情期間,一些行業逆勢增長,網絡購物、線上課堂、遠程辦公、在線娛樂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長。這些都體現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潛力。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
近千家企業獲專項再貸款
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主要是三大類措施要加大力度。
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的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經出臺的3000億專項再貸款要繼續用好,要落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目前有近千家企業已經獲得了專項再貸款,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讓這項政策精準落地。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貨幣政策工具,像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階段,三家政策性銀行主動采取了許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這些措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下一步,人民銀行會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繼續發揮作用,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對制造業企業,支持進出口銀行對外貿企業,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對生豬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擴大融資支持。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
對外貿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外貿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我國的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特別是企業的創新意識和開拓市場的能力都很強,外貿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
目前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四川等外貿大省復工迅速,浙江省千萬美元以上的企業90%都復工了。
比如浙江義烏,為了精準對接返崗員工的需求,包飛機、包專列、包汽車,加強企業的復工復產。
針對融資難的問題,很多地方出臺了務實有效管用的政策,比如蘇州支持進出口銀行創新開展紓困資金業務,從中央層面也正在支持進出口銀行對外貿產業貸款加大放款的力度,支持外貿企業。
山東及時出臺政策措施,支持企業有序參加國外的展會,開拓國際市場。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
中央財政已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
我們注意到,疫情發生后,地方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省份,財政收支受到階段性的沖擊。為此,各地的財政部門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優化支出結構,在優先保障防控經費的前提下,統籌安排各項財政收支,確保財政穩健運行。
為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工作,近日,中央財政已經預撥了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預撥了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