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高度化的衡量標準是什么?
(1)收入彈性原則(所得彈性標準),即每增加一個單位收入與增加對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擴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轉化為收入彈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長率則可隨之提高,對整體經濟增長則較為理想;
(2)生產率上升率原則(生產率上升原則)。為了使收入彈性高的商品能夠出口,必須具備充分的國際競爭能力,因而最佳選擇是把生產上升率高的產業或技術發展可能性大的產業作為重點;
(3)技術、安全、群體原則,即從長遠觀點看,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技術革新,從而對于能成為將來技術革新核心部門的產業,雖然處于比較劣勢地位,也不能輕易放棄;
為了一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事實上要求有某種程度的國家安全保障或能夠保障國家威望的產業;為了產業部門之間的平衡發展,必須形成范圍較廣的產業群體。符合上述三條標準的產業結構狀態,就可稱之為一定時期一國產業結構的最適狀態,同時也就表明該國階段上產業結構高度化達到水準狀況。
產業結構的要素包括哪些?
產業結構,包括:產業結構本身,以及技術結構,產業布局,產業組織,產業鏈五個要素。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