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三鋼閩光(002110.SZ)發布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公司四季度盈利情況較三季度是否有所改善?
答:四季度行業經營狀況較三季度總體有顯著改善。
2.公司今年高爐檢修的情況如何;預計今年全年同比去年的減產量大概多少?
答:公司本部3座420立方米高爐自去年7月開始停爐并實施產能置換項目建設,新1號高爐計劃明年9月份投產。預計今年粗鋼產量約1100萬噸,同比去年減少約3.5%。
3.公司對明年主要下游需求作何展望?
答:我們認為,宏觀經濟將有所改善,房地產市場將在恢復中趨穩,下游需求將有所好轉。
4.公司的優勢產品主要有哪些?
答:在區域市場范圍,公司是唯一擁有中厚板、優質圓棒、H型鋼生產線的企業。公司的優勢產品主要是中厚板材、優質圓棒和高線制品材。
H型鋼生產線于今年5月正式投產,目前正在拓展品種規格范圍,提升生產作業率,拓寬銷售渠道。
5.目前公司產品結構如何,未來優化產品結構的方向如何?
答: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建筑用材、制品材、中厚板、優質圓鋼、H型鋼、合金帶鋼、煤化工產品等,正在籌建一條中大規格優質圓棒生產線,進一步拓展優質圓鋼品種規格范圍,滿足客戶多品種規格需求。未來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是逐步提高區域適銷對路的工業材占比。
6.公司對明年鐵礦、煤炭等原料價格作何展望?
答:鋼鐵行業原燃材料供需格局近幾年總體是相對穩定的,中國粗鋼產量在2020年達到10.65億噸,應該是一個峰值,未來5-10年總體趨勢是在小幅波動中有所下降。
今年燃料價格波動,國家煤炭產業調控政策也會對價格波動產生較大影響。2023年公司鐵礦石需求量約1600萬噸,其中進口長協占比約2/3,盡量多用國產精粉,控制省內資源外流。
外購廢鋼約200萬噸,需要吃百家飯,需要進一步拓展省外資源。焦炭需求量約370萬噸,外購約290萬噸,公司2#新焦爐計劃在明年6月投產。洗精煤需求量約220萬噸,噴吹煤約114萬噸,白煤約83萬噸。
7.公司是否有股權激勵的計劃?
答:公司2020-2021年期間回購了2250萬股公司股票,計劃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股權激勵計劃方案需要與第三方中介機構及國資管理部門全面溝通。
8.公司認為明年是否會延續粗鋼產量壓減任務要求?
答:是否對粗鋼產量進行壓減是國家層面基于對宏觀經濟和未來戰略目標的掌控,壓減粗鋼產量有利于雙碳目標實現,有利于減輕環境和資源的承載能力,有利于減小對進口鐵礦的依賴程度。
鋼鐵產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材料,產量多少最終還是取決于社會需求,對經濟發展、社會就業和穩定、財政稅收影響較大。從鋼鐵企業層面而言,產量與效益相關,但市場疲軟時,增產也不增效,這也是周期性行業的共性。
9.在碳中和背景下,鋼企自主擴產能受限,未來公司是否有進一步擴張規模的計劃(兼并收購)?
答:關于產能和產量的管理,國家部委都有相關規定,比如產能,在2021年4月印發了《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核心是管住冶煉裝備,相同爐容的冶煉裝備產量不同就不在這個規定的監管范圍了,但是對能耗是有管控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耗雙控,即基于歷史數據的能耗總量和單位產品能耗不能突破,超過了就需要購買碳排放指標,間接地管住了產量的增長。
通過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鋼鐵行業的發展方向,公司始終在關注這方面的機遇,但兼并重組需要形成共識,需要很好的契機,目前公司還沒有具體的行業并購重組計劃。
10.公司以4億元參與廈鎢新能定增,涉足鋰離子電池領域,公司在該領域有何考慮?
答:公司以4億元參與廈鎢新能定增,還不能說是涉足了鋰離子電池領域,公司參投主要基于自身財務能力,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發展前景的看好及對廈鎢新能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優勢的認可。
11.未來幾年公司還有哪些增長點可以關注?
答:一是產能置換項目將陸續完成項目建設并投用,完成公司全面大型化、現代化、綠色化的轉型目標。
二是逐步提升工業材占比并達到50%以上,三明基地達到70%以上。
三是進一步拓展閩光云商平臺功能,完善云鏈、云通等產業鏈上下游服務能力,實現由單一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
12.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發展重點是什么?
答: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打造全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公司在實施產能置換項目的同時,也在大力推進基于提升集團一體化管控能力的智能制造項目建設。
這是三鋼閩光由傳統鋼廠向智慧鋼廠轉型的重點項目,公司努力通過智能制造項目建設,實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降低運營成本的智慧鋼廠目標,從而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構筑企業競爭新優勢。
(來源:界面A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