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預計2022年培育的頭部電商年銷售額可突破5000萬元 助力更多好貨借助電商銷往全國
2022-10-11 08:42:43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四川廣元自古為由隴入蜀要塞。1996年,黨中央作出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重大部署。劍門關外,從此多了一群杭州人的身影。多年來,杭廣攜手走過了對口幫扶、“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援建等歷史時期,兩地友誼歷久彌堅。

曾經“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今正在成為奔向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去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后,12名杭州干部出征廣元,為兩地25年的友誼續寫了新篇章。廣元市政府副秘書長、杭州市幫扶廣元市工作隊隊長周展介紹,自去年6月以來,杭州市共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5.22億元,實施協作項目122個,在總結傳承多年來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接續奮斗,為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創造了良好開局。

白葉變金葉 青山化金山 譜寫產業幫扶新篇章

2018年4月,浙江安吉縣黃杜村20名黨員提出愿意捐獻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脫貧,得到了肯定和點贊。很快,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遠赴西部,其中540萬株落地廣元市青川縣,為當地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工作啟動后,安吉的這批“扶貧苗”在杭州干部手中進一步升級,長成了“數字茶”“旅游茶”和“致富茶”。杭州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600萬元,新增發展白茶種植面積1700畝,并打造了“白葉一號”數字駕駛艙,一塊大屏就能隨時掌握茶園空氣濕度、土壤溫濕度、氮磷鉀含量等茶葉生長環境數據。“茶地里裝了攝像頭和傳感器,如果缺水缺氮,會自動向網格員發短信。”西湖區掛職干部,青川縣委常委、副縣長何立劍介紹。

今年3月,青川縣舉行首屆“白葉一號”大規模采摘活動,實現營收215.4萬元,“白葉一號”成了實實在在的“金葉子”。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農收入,工作隊還幫助茶農搞起了“副業”。杭州·廣元茶文化體驗中心、劍門·蜀道茶旅生態公園等重點茶旅融合產業項目,讓廣元的好山好水成為群眾取之不竭的“金山銀山”。目前,“一白一綠”兩個茶葉基地已帶動周邊60%以上的村民實現人均年旅游增收2500元以上。

除了扎根青川的安吉白茶,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白堃元領頭開發出的廣元黃茶同樣在旺蒼縣迎來了新的春天。由于產量稀少,且品種和品質具有不可復制性,這種茶每斤售價過萬元,是不折不扣的“黃金茶”。蕭山區掛職干部,旺蒼縣委常委、副縣長黃燦久介紹,去年共安排東西部協作資金1978萬元用于全縣茶葉百億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新增3000畝黃茶基地目前已全部完成,管護提質7000畝完成現場驗收,4個茶葉加工廠、1個茶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項目完成主體工程。

在家找工作 兼職當老板 打造勞務協作新模式

進入直播間、掃個二維碼、提交報名表……青川縣關莊鎮固井村脫貧戶趙仕平沒想到,在家里也能輕輕松松找到一份浙江的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然而,偏遠山區信息閉塞,再加上疫情影響,怎樣幫助低收入群眾找工作,成了杭州援川干部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去年9月28日,杭州市積極會同廣元市打造了國內首個東西部勞務協作數字化服務平臺——“杭廣協作云”,并在昭化區啟動運行。拱墅區掛職干部,昭化區委常委、副區長孟飛介紹,這一不需見面、永不落幕的“云聘會”,可為就業者和企業提供政策宣傳、技能培訓、用工保險、就業指導、法律援助、點對點入職服務、在線簽約、視頻面試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務,“廣元打工者在家里打開手機,就能找到千里之外杭州企業的好工作,再也不用四處托關系、跑招聘會。”目前,平臺已集聚杭廣兩地招聘企業739家、在招崗位2655個、注冊用戶1.39萬人,匹配就業崗位3173個。

那些不愿外出打工的群眾怎么辦?今年,上城區又在劍閣縣創新啟動了“幫幫攤”項目。該項目通過引進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吸引當地剩余勞動力擺地攤賺錢。不僅免費提供攤位、點對點教學,連貨物都可以免押金提供,等賣出后再交還成本。目前,該項目已培育發展成熟的商販隊伍近200人,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為了幫助更多的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工作隊轉變人流跟著企業走的思路,引導企業進村,創新試點“家門口”就業。濱江區掛職干部,朝天區委常委、副區長戴燦東介紹,該區高效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建設“家門口”的幫扶車間2000余平方米,實現了村內80余名群眾“出家門進廠門”“顧家增收”兩不誤,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提高了群眾的認可度、獲得感。

線下開門店 線上促電商 開辟川貨出山新渠道

紅心獼猴桃、雪梨膏、菜籽油、川明參、魔芋涼皮……在位于余杭區的余杭·蒼溪農特產品展銷館,這些來自廣元市蒼溪縣的農特產品備受杭州市民的歡迎,開館僅一個多月銷售額就達到280余萬元。

廣元物產豐富,但也同樣面臨著西部地區農產品賣不出去、賣不上價、缺乏競爭力的難題。在杭州援川干部們看來,消費幫扶工作重點在于如何有效解決供給端、物流端和消費端“三端”的架構問題,在于如何賦予實體店源源不斷的運營活力,從而有效實現消費潛力轉變為發展動力。

為此,杭州干部們決定從線下線上兩個端口共同發力,幫助廣元市的農特產品“走出去”。在線下,像余杭·蒼溪農特產品展銷館這樣的店面在杭州范圍內多達11個,總面積達1100平方米。此外,還有遍布杭州的2.3萬余塊廣告顯示屏及蕭山機場、杭州東站的9塊公益廣告位不停地為廣元和廣元農產品“吆喝”。同時,工作隊還組織協調浙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積極“下單”,目前已累計采購農特產品8.86億元。

在線上,工作隊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幫助廣元培養本土電商人才,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電商隊伍。以蒼溪縣為例,該縣利用余杭區電商資源,引入淘寶大學青城、英才計劃,開設蒼溪電商學院,通過選派講師赴蒼開展電商培訓和在杭舉辦“鄉村振興培訓班”,帶動培育電商141家,新增創業網商400人、網店300個。“我們以前只是外銷,不懂電商。現在有了這么好的師傅,線上銷售也有了長足的增長,嘗到甜頭了!”蒼溪縣食為天農業公司負責人韓曉東說。在杭州電商平臺的流量支持下,該公司旗下的“魔小妖”魔芋食品店、“梁公子”食品特產店半年內雙升“皇冠”店,銷售量直線上升。

“我們聯合阿里巴巴熱土計劃,從1000多名資深員工中層層面試、精心選派常駐結對縣區鄉村振興特派員,擔當鄉鎮一線、企業一線的‘前線信息員’‘需求對接員’和‘數字經濟指導員’。”余杭區掛職干部,蒼溪縣委常委、副縣長劉俊峰表示,預計2022年培育的頭部電商年銷售額可突破5000萬元,助力更多好貨借助電商銷往全國。

人才傳幫帶 各界共參與

形成社會幫扶新格局

5月10日下午,周展來到劍閣縣樵店鄉衛生院,看到嶄新的綜合樓建設已經進入掃尾階段,他頗為欣慰。建設這幢綜合樓,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400萬元,竣工后將有效解決當地群眾“就醫難、就醫遠”現實難題。

民生是根本。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與群眾息息相關,也是杭州東西部協作的一項重點工作。短短一年,如樵店鄉衛生院綜合樓這樣的醫療單位改造提升,已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299.7萬元。然而,僅靠政府投入還遠遠不夠——硬件提升、設備添置都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好醫生和好教師的經驗技術,都是錢買不來的。

于是,工作隊將視角瞄準了自己的大后方——東西部協作以來,動員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合計7113萬余元——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累計向廣元市捐贈了總價值近200萬元的平板電腦、編程教材;上城區發改委、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管委會聯合向劍閣縣捐贈約635.8萬元的智慧教育設備;網易公益聯合蝸牛讀書館向廣元鄉鎮學校捐贈讀書館6處;余杭派駐蒼溪教育局掛職干部陳永遠,動員同學、同事、朋友捐資10.23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9名。

比錢和物更重要的,是人。自去年6月開始,已有164名杭州教師、醫生等專技人才告別家人,赴廣元掛職,通過“傳經送寶”為當地的醫療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選派王雪鵬、金華良、倪海峰、詹欣、張逸婧等五位博士赴劍閣縣人民醫院進行技術教授和隊伍幫帶,成為首個市級醫院牽手結對協作縣區的成功范例;濱江醫生王燕在朝天區婦幼保健院引進中藥制劑穴位注射技術,治療肌肉、關節疼痛患者上千例,有效率達100%;上城區援派劍閣縣教師周化勝,先后7次前往當地鄉鎮中學送教下鄉,并與當地兩名青年教師結為“師徒”。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條東西部協作的“杭廣陣線”正在形成。今年9月21日,中國水稻研究所與昭化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中國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貢米研發中心。通過柔性引進中國水稻研究所專家人才和技術,共同發展以“王家貢米”為核心特色優質稻米產業,推進水稻產業技術和成果轉化科技平臺建設。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有54所學校和35家醫院與廣元對口單位實現結對幫扶,組織開展專家講座、同課異構、下鄉義診、實地研討等各類活動百余場。此外,還有不少企業、社會組織在廣元開展助學助殘等公益活動,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格局。(記者 陳立平)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