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交運設備行業(東方財富行業)表現突出,在早盤開盤后的30分鐘內快速上漲,隨后指數在高位徘徊。截至周四收盤,交運設備指數報6995.14點,漲幅達3.48%,成交額達98.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31.42%。
個股方面,周四行業中30只交易中的個股有26只實現上漲,占比86.67%,其中,祥和實業和中國中車漲停報收,另有朗進科技(8.85%)、新元科技(8.5%)、晉西車軸(7.71%)、交大思諾(6.02%)、神州高鐵(5.88%)、華銘智能(5.69%)、天宜上佳(5.38%)等7只個股漲幅均超5%。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交運設備行業突發的快速上漲,主要來自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板塊內權重股中國中車的利好消息推動因素。公司于2020年11月份至12月份期間簽訂了若干項合同,合計金額約222.6億元;國家對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土地收儲補償資金預計達40.84億元。
其次,中國籌建的泰國首條高鐵開工建設了,這是市場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重點項目,直接帶動了相關公司的市場機會。
第三,就是板塊長久時間的回落,遇到了市場出現超跌反彈的趨勢,板塊內的前排權重股反彈力度大,帶動了板塊的強勁表現。
“交運設備行業今日的強勢走勢,只是短期市場情緒的一種釋放,并不會有過強的持續情況。”壁虎資本基金經理陳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陳雯認為,在中國,整體交運設備體系已經基本成熟,市場成長空間不是很大,相對于其他行業的成長性不高。
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天市場上漲的個股,基本上以超跌個股為主,所以交運設備行業今天的表現,更多的是前期跌幅較大,估值也逐步進入合理階段。不過,全球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尤其是國內防疫效果明顯,國內需求逐步回暖,從基本面來看需求端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大單資金也對交運設備股進行了大量增倉。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IFIND統計顯示,周四交運設備板塊有30只個股累計呈DDE大單主動凈流入態勢,合計凈流入5.31億元,其中,中國中車(2.19億元)、中國通號(1.25億元)、春風動力(0.72億元)、晉西車軸(0.47億元)、錢江摩托(0.33億元)、神州高鐵(0.21億元)、交控科技(0.10億元)等7只個股DDE大單凈買入額均超1000萬元,合計5.27億元。
馬澄進一步對此進行解讀,由于行業前期的回落,多數交運設備行業股僅僅是止跌企穩的形態,在增量資金入場的前提下,有利好受益的核心公司才是資金關注的重點,大資金在初期不會去涉及小盤個股。
從券商評級來看,交運設備屬于冷門行業,機構研究員對其中個股關注度不高。最近一個月內,僅有3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比只有一成,其中,有2家機構對華鐵股份給予了“買入”評級,此外,春風動和和中國通號則分別僅獲得一家機構給予的買和和增持評級。不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評級機構對該行業的關注度低僅說明其之前表現平淡,并不代表其中投資機會低。(本報記者 趙子強)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