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市場做多資金開始積極布局投資。《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月13日收盤,共有670只個股呈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從個股所屬申萬一級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化工、電子、醫藥生物、汽車和計算機六大行業,分別是73只、71只、62只、51只、34只、34只,合計325只,占期間呈大單資金凈流入個股總數的48.51%。
進一步梳理發現,本月以來,上述670只個股合計吸金594.83億元,其中,獲得大單資金凈流入前十名的股票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均超10億元,分別是招商銀行(30.22億元)、TCL科技(23.96億元)、華蘭生物(16.38億元)、中國中車(16.35億元)、惠泰醫療(14.51億元)、海康威視(12.83億元)、藍思科技(12.46億元)、濰柴動力(11.71億元)、中遠海控(11.35億元)、平安銀行(10.38億元),從總市值角度來看,上述10只個股中除華蘭生物和惠泰醫療外,其余8只個股的總市值均超1000億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表示,化工、機械設備、電子、汽車這些都是典型的順周期行業,在國外疫情惡化、貨幣超發、經濟復蘇背景下,出口、內銷兩旺,產品量價齊升,業績增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加速。今年又是經濟復蘇的大年,業績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些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良好的業績預期或許是大單資金青睞的原因,截至1月13日,本月獲得大單資金凈流入股中已有146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共有88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六成,此外,有28家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翻番。
“從最近的資金流入來看,主要集中在高景氣度行業的龍頭個股上,從年報數據來看,業績預增個股集中在化工、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以及汽車等行業,這個現象和最近市場的風格是比較契合的,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這些資金介入力度是比較深的,因此后市可以持續關注。”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資金的持續流入也助推股價的高漲,1月份以來,上述670只個股中有408只個股表現上漲,占比超六成,更有314只個股本月累計漲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3.62%),其中,中晶科技、中瓷電子、祖名股份、隆利科技、奧普特、巨力索具、萬泰生物、鴻路鋼構、東方盛虹等9只個股本月累計漲幅均超40%。與此同時,獲得資金搶籌的個股中,有38只個股股價在本月內創歷史新高。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表示,近期市場熱點切換比較頻繁,化工、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汽車行業等都有表現,體現出市場對于這些行業業績的樂觀預期,但是其中不少品種已經有了較大的漲幅,股價已經反映了2020年業績的增速,高位繼續上漲是透支未來,投資者一定要區別對待,對于估值過高并且高位放量的品種保持謹慎。
市場投資策略方面,中國銀河證券表示,中長期看好:1.海外疫情未能有效控制,相關行業存在機會,包括醫用手套、航運、物流、疫苗、機械、汽車零部件、輪胎、化工等中國優勢行業;2.高端制造景氣度趨勢上行板塊:軍工、制造升級和工程機械等走向全球化行業;3.半導體等行業的國產升級替代進程;4.證券銀行等行業有階段性配置價值,但不是這輪牛市的主線,把握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熱門擁擠賽道績優股下跌(如果有)后的機會。(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楚麗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