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節前市場表現慘淡,節后如何布局? 金融和消費白馬相對受益
2020-09-30 08:40:02   來源:財聯社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隨著雙節的來臨,A股市場的節日效應也開始顯現,成交量明顯萎縮,熱點匱乏且持續性不佳,讓節前持股的投資者飽受困擾。

但根據券商研報總結近年來A股國慶節前后市場表現可以發現,節前市場平淡是普遍現象,且若節前表現不佳,節后市場容易形成趨勢性“反轉”行情,這也為四季度行情做好了鋪墊,投資者不宜過度悲觀。

節前市場表現慘淡

9月以來,市場總體上表現較為慘淡,三大指數的重心均呈現下移趨勢,特別是臨近節前,市場表現更加冰冷,兩市量能大幅萎縮。今日雖然軍工股表現較為強勢,但市場整體依然缺乏較強的做多氛圍,量能依舊維持在低位水準。

事實上,9月以來,受疫情反彈影響,全球金融資產遭遇較大幅度調整,其中歐美股指調整幅度明顯,A股調整相對還算溫和,具體原因或受以下三點方面的影響。

首先,海外疫情二次爆發壓制全球股市。8月中旬以來,歐洲疫情二次爆發,英法等國紛紛表示若疫情仍難以控制將開啟第二輪封鎖,9月21日西班牙開啟第二輪局部封鎖,歐洲股市巨震波及美股和A股;

其次 ,美國大選進入沖刺階段,海外投資者選擇減倉觀望。美國大選首次辯論將于9月29日舉行,北向資金大幅流出,上周凈流出金額達247.10億元,本周兩個交易日依然呈現出凈賣出狀態,市場風險偏好被壓制;

最后,機構在今年前三季度收益豐厚,傾向于三季末前落袋為安。以公募基金、北向資金重倉股進行統計,前八個月收益均值達39.46%和59.15%。統計全市場在今年1-8月漲幅前10%的個股與其余樣本進行對比,前者回調更加明顯。

雖然9月市場表現不如人意,加上當前又受到節日效應的擾動,不過經驗數據表明,在假期后市場出現“反轉”的概率也比較高。以近10年數據為例,節后10日上證指數有7次上漲,節后5日上證指數有8次上漲。

節后如何布局?

9月行情即將落下帷幕,雖然整體表現欠佳,但機構對10月的行情并不悲觀。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紅十月”值得期待,重點推薦價值股和逐步關注調整到位的成長股,原因有三:

首先,機構資金在9月鎖定收益,十月初會傾向選擇穩健板塊,降低損失概率,估值較低、相對穩健的價值股還是最具備投資吸引力的品種,特別是倉位處于2013年以來的最低位的金融和受益于經濟復蘇的順周期板塊;

其次,人民幣升值推動A股價值重估,金融和消費白馬相對受益;

最后,成長板塊陸續調整已持續兩個月,“偽成長”的調整還未到尾聲。10月份將陸續迎來三季度業績預告的披露期,業績較優且具備持續成長性的“真成長”行業龍頭,可以在調整到位之后逐步布局。

天風證券同樣對后市保持樂觀,其研報指出,國慶后市場容易形成趨勢性“反轉”行情,這也為四季度行情做好了鋪墊。據數據統計,四季度期間,金融及部分早周期板塊表現較佳,其中保險上漲概率超90%,白電、工程機械、鐵路和游戲在四季度上漲概率超80%。但從10月份來看,港口、公路、裝飾建材等板塊上漲概率最高,均超90%,保險、紡織服裝、航空、水泥、銀行等上漲概率超80%。

對于金融、基建等板塊在四季度表現較好的原因,天風證券認為,首先,業績穩定板塊在年底往往會出現估值切換的行情,如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及航空運輸、空調等穩定板塊。其次,四季度是基建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期,從而對早周期板塊形成提振,如水泥制造、工程機械。(上海,研究員 張揚)

關鍵詞: 金融 消費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