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信陽市中心醫院介入放射科完成了醫院第一例經皮透視下胃造瘺術。該技術的成功開展豐富了漸凍人、食管癌等存在食管梗阻、吞咽困難病人行腸內營養的方式,同時為不適合經鼻腔留置營養管的患者帶來更多選擇。
病例回顧
女性患者張某,60歲,1年前于上級醫院診斷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即大家常說的“漸凍人”。1年來,患者多次出現進食后嗆咳現象,并且隨著疾病進展,吞咽無力逐漸加重,經口進食愈發困難。入院后,介入放射科提供經鼻腔腸營養管植入及胃造瘺方案供選擇以改善營養狀況,但患者表示抗拒鼻腔內留置管路,同意接受胃造瘺術。
成功手術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在尹君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唐啟耀副主任醫師、賈萌主治醫師在介入導管室醫護的密切配合下,為患者實施了經皮透視下胃造瘺術。手術過程順利,造瘺管成功植入胃腔,無相關并發癥發生。術后經造瘺管注食順利,營養狀況逐漸改善。
據唐啟耀副主任介紹,該例“漸凍癥”患者由于腦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發生進行性退化,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易發生嗆咳甚至窒息,熱量的攝入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身體逐漸消瘦。除了漸凍癥患者外還有許多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如神經源性吞咽困難腦血管病、外傷腦損傷、神經元退行性變者,頭頸部及食管惡性腫瘤局部神經受侵或阻塞進食通道者,因放化療及口咽部手術以及口腔、食道存在損傷導致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抗拒經鼻腔留置管路及無法行食道支架植入者等。上述患者有多種方法改善營養狀況,且技術均成熟,如經鼻腸營養管植入、經口食道支架植入以及經皮胃造瘺術。隨著技術日趨成熟,X線及CT引導下胃造瘺可較大限度保留患者尊嚴,降低鼻咽部不適感和感染率,減少反流性食管炎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等,從而替代鼻飼營養管成為長期腸內營養的重要支持治療手段。
信陽市中心醫院介入放射科已有30余年的發展歷史,是信陽市臨床醫學重點專科,擁有一支13人的技術過硬的醫療團隊,設置三個亞專業學組:綜合介入、外周血管及大血管介入及神經血管介入,治療疾病廣泛,可以開展治療實體良惡性腫瘤、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外周動靜脈缺血、梗阻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大血管夾層與動脈瘤疾病、腦血管缺血、腦動脈瘤以及腦血管出血性疾病等。(郝昱瑋 陳靜 徐世杰)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