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打造的首款民族文化藝術IP“民族娃娃”將攜首款民族娃娃系列形象正式與公眾見面。“民族娃娃”為什么能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的生動實踐之一?其背后的諸多創新密碼,值得人們進一步探索了解。
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新要求: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當今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千變萬化,要適應形勢,注重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推進理念、手段、方法的創新。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宣傳工作在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新規律和特點,為深入推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據此指導思想,“民族娃娃”的誕生,是基于人文化的教育理念、大眾化的教育方式、實體化的教育載體三大方向的一次創新,用新的理念、渠道和形象讓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風貌進一步深入人心。
青年藝術家助陣,創新設計理念
作為首款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民族文化藝術IP,“民族娃娃”邀請到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理事單位的中國香港杰出青年藝術家鄧卓越一同創作孵化。鄧卓越一直受中西文化匯合的影響,創作過許多將中華傳統元素與潮流文化相結合的作品系列,在風格化、流行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上有著豐富經驗。
“民族娃娃”的形象憨態可掬、靈動活潑,即使針對56個民族文化特點創作的服飾特色有所不同,但民族娃娃們的眉眼風格統一中都透露出濃濃的“中華味”,極具喜慶活潑的親和力。彰顯出即便有著各異的文化特性,56個中華民族始終同在一家、團結一心的精神理念。
借助潮玩趨勢,吸引年輕視線
根據社會調查,潮流、藝術、潮玩、IP近年來越來越大程度影響著學生群體與年輕白領群體。“民族娃娃”貼合教育載體實體化的創新方向,在各民族最具代表性、最主流的特征上融入流行文化藝術元素,讓民族文化走向大眾、走進日常生活、走向年輕人,展現出更靈動活潑的形態。進一步擴大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影響力,讓民族團結意識更早地根植于青少年群體,以“民族娃娃”為載體,達到“讓全國青少年都能認知中華56個民族的名字”的目標。
未來,人們將看到多種形態的“民族娃娃”以系列盲盒、徽章、數字頭像等多元形式出現。首套“民族娃娃”共創作了8個主題系列,每個主題系列包含7個民族,全套共56個“民族娃娃”形象,融合了56個民族的歷史、傳說、傳統、服飾、美食、工具、樂器和時尚等元素。涉及當今年輕人喜愛的萌寵、表情包、拍照比心等生活場景,使得民族團結教育有了更加年輕鮮活的注解。
多渠道傳播,全面融入民眾生活
“民族娃娃”還將推出首發紀念收藏版徽章等文創藏品,與大型展會聯名,現身于各類民族團結活動。“民族娃娃”不單可以成為校園民族團結教育、鄉村振興的形象大使,還可以憑借其形象,拓展其他新興傳播渠道,深入到尋常百姓家中,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進一步發揮民族文化藝術的潛力和魅力。
以此,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將不僅停留在語言與平面,而是真正地參與到民眾的生活當中,讓“團結就是力量”滲透進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中。
目前,在全國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維護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要認真落實中央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抓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民族娃娃”的誕生,將進一步豐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形式,用流行文化藝術的表達方式,講述當代中華民族好故事,向全社會傳遞“團結就是力量”的理念,為各民族的團結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