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教育部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的工作精神,進一步總結和推動學校教學改革,確保在“雙減”背景下深度學習,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本學期我們逐步開展“中西方文化”融合學科項目化學習活動。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化影響力的日益增強,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更是日益頻繁與廣泛,在立足學好中國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探索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學科以“貨幣大觀園”為主題開展活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非常有意義。世界各國的貨幣是普通而又神秘的,貨幣使用的歷史悠遠而復雜,其存在的形式也因時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世界各國的貨幣都蘊含著不同的信仰、理念、思想和文化,也蘊含著各不相同的印制和生產技術。本次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研究不同國家錢幣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及貨幣匯率等,對培養學生扎根中國、融通中外、著眼全球、成為探索世界的精英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四年級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同學們的學習內容,手抄報以“世界超市”為主題,提前一周同學們就開始積極地進行搜集各國的貨幣圖片,表現出極大興趣。
大部分學生是通過網上查找收集的貨幣圖片,有的學生家長在銀行工作,復印了人民幣的樣幣,畫面十分清晰;有的學生給在國外的叔叔打電話,拍的是真實貨幣,然后進行彩色打?。贿€有的學生把爺爺奶奶收集的紀念版貨幣進行復印,真是全家總動員呀!
第二周是制作《手抄報》。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專心致志、想象豐富,設計出別出心裁的版式,綜合運用了所學知識,以解決制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各式各樣的手抄報制作完成以后,學生在班級里進行了精彩的制作經驗分享,從中分享了自己收集貨幣的渠道和收集過程中的趣事,分享自己設計手抄報的奇思妙想,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國家貨幣歷史背景下的小故事,分享自己曾經去這個國家進行貨幣交易的經歷。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打開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世界各國貨幣的學習,同學們不僅認識了各國貨幣,也知道了貨幣存在的意義和發展的歷史,了解錢幣中底蘊的文化知識,并用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呈現出來。此次活動中,同學們不僅豐富了知識,收獲了快樂,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數學學科的價值和魅力,為他們學好數學樹立了信心,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六年級開展“世界銀行”模擬活動。紙質貨幣是世界各國在商品流通中所普遍使用的一種介質,熟悉在國際商品流通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世界貨幣是當代小學生必備的技能。常用的世界貨幣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
活動開始前,老師提前準備好人民幣樣幣和計算器。一部分學生作為虛擬銀行的“小柜員”,提前查詢世界貨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制成有相應國家元素的“匯率海報”,并準備銀行柜員常用服務語言;一部分學生打印某種面值的外國貨幣,并收集對應的背景知識。
活動時,學生先介紹相應貨幣的背景知識,再兩人一組到虛擬銀行找“小柜員”進行貨幣兌換。通過雙語對話,同學們在兌換過程中加深對“匯率”的認識,感受到不同國家貨幣的幣值差別、購買力等,初步感受到“匯率”受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
通過這次活動,增強了同學們對金錢的感性認識,初步建立起理財意識和使用貨幣的價值觀念。
啟元學校一貫堅持數學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一直努力踐行提質增效變革之路,圍繞“五育”并舉提升學生”五元素質“發展,進行實踐性、開放性、體驗式的分學科融合教學。在教學改革中落實順勢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次開展的“貨幣大觀園”主題活動,在學好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通過講述貨幣的前世今生、各國貨幣的兌換等,明確貨幣作用的同時讓學生探索和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形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這也是啟元學校貫徹“雙減”精神的一次有益嘗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