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惠新宸對數字空間進行了深入解讀。基礎數據、解讀數據和交互數據,共同構建起了“數字空間”。在過往,數據是扁平的、單一的,而隨著數字空間的建設,數據的維度得以進一步擴充,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正是這樣的變化,促成了空間從簡單應用到AI化智能應用的變革。
2016年,誕生于貝殼內部的如視,為了更好的踐行貝殼提出的真房源標準,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了VR看房。如視通過智能掃描設備研發、VR場景構建算法和三維重建,結合AI技術,為用戶在線上還原出一個真實、可感知的空間,打破了傳統圖片、視頻無法有效映射空間感、方位感的局限。在打造VR看房的過程中,如視實現了對海量空間數據的精準采集,為后續的空間智能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基于結構光技術的黎曼,到基于激光技術的伽羅華,如視的空間數據采集能力已上升至毫米級,面積測量誤差可控制在0.4%以內,畫質更可達到8K,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22年3月,如視構建起的數字空間,采集量已突破2000萬套,總面積高達16.86億㎡,成為全球最大的三維空間數據庫。憑借對海量數據的深度學習,如視進而推出了REALSEE G1(智能手機云臺)等輕量化采集設備,以單目圖像估算技術自動為2D的全景圖賦予三維的“深度”,在保證高精度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采集成本,加速了VR在房產交易領域的全面鋪開。
惠新宸表示,隨著數字空間的逐步建立,數據的價值正在被不斷發掘。原本需要通過人的知識與空間去碰撞才能獲得的東西,如今都可借由AI去實現。數字空間的本質就在于把專業知識或經驗以數據的方式沉淀,再通過AI去實現跟物理空間的交互,從而替代一部分人工,達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以租賃場景為例,屋內的各種家電等設施,如視可結合VR自動進行物體識別,列入出租內含物品清單;AI不僅可模擬室內不同時段的采光情況,還可自動進行家裝設計,模擬出不同的家裝風格與家居陳列,還原入住后真實效果,大幅提升用戶吸引力,加速消費決策。
對于數字空間未來的發展,惠新宸秉持積極的看法,“未來所有在物理空間發生的商業行為或者交互行為,都有機會在數字空間被重塑。”對此,紅星美凱龍副董事長郭丙合也予以贊同:“某種程度上如視的技術顛覆了房地產交易行業,未來3D場景重塑在更多行業里會有更多應用。”以如視為立邦定制打造的“AI設計我的家”功能為例,通過如視的千萬套VR房源數據,幫助消費者以AI實現個性化整屋設計,并疊加“一鍵換色”功能實時渲染出實際效果。功能上線后,AI設計的強交互與強留資特性,將立邦小程序內80%的流量都有效轉化為商機,大幅提升了立邦在微信生態內的獲客能力。
未來,如視還將持續探索VR、AI等前沿技術在更多場景的落地,進而推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變革。如視將持續以技術賦能產業鏈的上下游,通過效率革命和服務升級,不斷發揮出數字空間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