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給地球多一點“綠”,打造鋼結構住宅“森林”
2022-04-22 11:36:29   來源:壹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亞里士多德眼中的城市意義,無不令人神往傾心。

而美好城市的期待,需要其真正的“構建者”——綠色建筑為之圓滿。這個答案,在時代的飛速發展中,越來越被世人深知與體悟。

被譽為21世紀“綠色建筑”的鋼結構住宅,是裝配式建筑舞臺上活躍的“老演員”,也終將成為這個舞臺上的“新主角”。自1999年起,就把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關鍵技術作為研發重點的杭蕭鋼構,在國內鋼結構住宅的發展之路上,就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安哥拉安居工程

當由世界地球日帶動的綠色、環保意識再次走入每個人心中,那些如樹木般不斷拔地而起的鋼結構住宅,無疑“筑”起了美好的希望。

那么,究竟何為“綠色建筑”?“鋼結構住宅”又到底是什么模樣?

綠色建筑=周邊多種樹?不!遠非如此。在中國,綠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落實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空氣環境良好。其所蘊含的“綠色”,是兼顧建筑安全性、生態可持續性、人居環境提升三重利好的宜居“底色”。加快發展綠色建筑,無論是從環境、能源或是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鋼結構住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體系,鋼結構住宅讓住宅成為從工廠“制造”到工地“施工”的工業化產品,大大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垃圾排放和揚塵污染,其70%-80%的建筑構件材料還可回收、再利用。同時,兼具優越抗震、抗風性能的鋼結構住宅,踐行著對每位居住者的安全保障的責任。悄然間,鋼結構住宅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已經給住宅產業和建筑行業帶來了一場深層次的革命。

 

錢江世紀城人才專項用房(一期)

尤其在近年“雙碳”戰略背景之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建設更是成為大勢所趨。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發布《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再次強調“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今年1月,住建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也提出了要“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積極推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

試想:如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未來城市”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未來的城市是什么模樣?“青山綠水,綠建林立”可能會是一種答案。這或許也是杭蕭鋼構“成為世界一流的綠色建筑集成服務商”的美好愿景的另一種詩意解讀。

事實上,杭蕭鋼構一直走在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前列。早從1999年開始,杭蕭便率先開啟了在鋼結構住宅技術領域的全面探索,在工業化鋼結構住宅的結構體系、樓板系統、內外墻體系統等關鍵環節率先實現突破,打造了完整的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2010年,被住建部授予“首個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更是推動了杭蕭鋼構在節能省地型住宅建設領域的加速發展。

歷經十余年的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杭蕭獨創性地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完整配套的“杭蕭鋼結構住宅體系”,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成功應用于杭州錢江世紀城人才專項用房、包頭·萬郡大都城、武漢世紀家園、綠城九龍倉•柳岸曉風、天陽融信·東方邸等眾多住宅項目之中。

 

包頭·萬郡大都城

作為企業,如何做到既關注社會價值,又能為居民創造兼具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綠色生活空間?杭蕭鋼構從多個維度出發,交出了一份頗受各方認可的答卷。

“讓更多人住上綠色、環保、抗震且能呼吸的好房子,建造更多能造福子孫后代的好建筑——這是杭蕭的底氣,也是初心。”杭蕭鋼構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工業化綠色建筑集成專家與領導者、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推動者與領導者,杭蕭鋼構在求新、求變中實現跨越,在求質、求效中尋求發展。2021年增資入股合特光電,布局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正是杭蕭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新技術融合促進建筑節能邁出的堅實一步,這也為主營業務的發展注入了更加強勁的動能。

合特光電智能化生產線

越來越多的綠色鋼結構住宅孕育而生, 城市不再冰冷, 它是有溫度、會呼吸的另外一片“森林”,是每一位綠建領域的先行者為它注入的生命力。

為地球添綠、降溫,不止今日。守護蔚藍星球,我們步履不止!(陳鑫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