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雜志王國勇 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被提升到國家核心戰略的高度。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中,律師行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強保障。
近年來,我國律師行業在從業人數、制度管理、司法實踐等多個層面取得了長足發展,這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密不可分,更與行業自身的為民服務理念、人才隊伍建設、新時期法治中國建設思想貫穿落實息息相關。
本期專訪,我們走進民革廣州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律師、無罪研究首席研究員鄧忠開的法律人生,感受一位對中國法治具有獨立思考的資深律師的職業追求和價值堅守。
鄧忠開當過兵,打過工。尤其是在當兵的時候,被廣州軍區評為“100名”優秀班長之一,立過三等功,還讀過軍校。最終,他選擇了律師這條光榮、神圣,卻途中布滿荊棘的艱辛職業之路。
鄧忠開認為,法治興則律師興。面對著記者伸在他面前的錄音筆,他信心滿滿、不無自豪地說道,法治中國正如一輛開往春天里的列車。
成為一名律師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但要從這個精英行業中脫穎而出,這還得看你有沒有學以致用,同樣的法律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如何切中肯綮地運用,直到融會貫通,是律師的真金火煉。在具體的法律實務中,鄧忠開認為,一名律師首先需要掌握的是運用具體法條解決抽象的法律問題的方法。方法有了,法律專業能力也就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手中就握有了打開公平正義之門的金鑰匙。
律師的天職是實現當事人合法利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不但要專業地發現案件中的法律關系,還要敏銳地找到解決這個法律關系涵攝的權利義務的方法。這就要求律師根據不同案件的具體客觀事實,歸納出法律基本事實,在借鑒類案裁判規則的基礎上,以求得解決全案的“張良計”、“兩全策”。
在面對具體案件的時候,鄧忠開匠心把握案件的基本事實,從而精準得出該案的法律關系,以此為核心,歸納出案件的爭議關鍵點,充分從證據、案卷中發現案件所涉事實真相,以及來回穿梭在事實與證據,事實與法律的邏輯中,細致梳理繁多的可能案用的法律條款,做到在與公檢法對接的不同階段,都有相應的法律意見書用以與之交流溝通,不僅贏得了他們的尊重,還取得了良好的辯護效果,實現了當事人所祈求的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法律保護。現(只就)刑事案件辯護來說,鄧忠開律師屢戰屢勝,不僅贏得了眾多當事人的交口稱贊,還被眾多同行譽為:“律師行業內刑事辯護取得有效辯護的收割機。”
鄧忠開認為,“法律在人人心中。”埋頭、樸素、誠實地守護住廣大人民的法律信仰,才是一名律師最值得驕傲的成就。
他以發生在革命老區,南昌縣與豐城市交界處的一起涉嫌尋釁滋事一案為例,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因贛江龍霧洲的沙資源爭奪,上述兩地交惡多年,曾經發生過命案,因此,政府發文明令禁止私下采挖。2017年10月一天,龍霧洲村民發現南昌縣村民又在開船挖沙,就將采沙的人扭送到了村委會,后由公安派出所帶走。但是,兩地村民在現場起了爭執,趁亂有人點火將用于非法采沙的船點著了。不久,南昌縣方面立案偵查,將涉案的三名村民進行網上追逃。鄧忠開受托后,通過走訪村民、地方政府和派出所,得到第一手資料,并及時向偵辦機關遞交了建議盡快釋放胡某某(另兩名還未歸案)的法律意見書,但未獲許可。到了審查起訴階段,他閱讀了案卷,結合掌握的材料,向南昌縣人民檢察院遞交了胡某某不構成尋釁滋事罪的法律意見書,并與案件承辦檢察官進行了充分溝通、討論,最后檢察官接受了他的辯護意見,對胡某某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這起案件的意義在于幾乎結束了兩地的歷史宿怨,結束了龍霧洲長年亂采濫挖的非法采沙現象,保護了贛江的生態環境。像這樣在審查起訴階段被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刑事案件,鄧忠開經辦了多起,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辯護效果,其中有一起孟某某涉嫌詐騙案的辯護成功案例,還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陳瑞華教授,寫進了他的十年磨一劍的經典之作《刑事辯護的藝術》一文中,該案辯護人的辯護方式,被推崇為當今達成有效辯護的刑事案件辯護的新趨向。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現實利益面前,人民是最需要保障和關愛的弱勢群體。社會的公平正義,法治中國的建設方向,都是為了保障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依法依規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繼而保障國家的平穩發展和長治久安,讓法治中國的光輝照亮每一個人前行的路,這就是律師們應有的堅持和守護。鄧忠開律師如是說。
人生需要希望,需要夢想。實現中國夢,之于法律人,之于律師,就是要把每一個人的夢想當成自己的夢想,用法律的公平正義筑牢廣大人民的夢想與現實之基。
執業多年,最令鄧忠開感受深刻的,便是在他接觸的當事人中,大部分人一開始并不相信法律,“病急亂投醫”,在找了關系而勾兌不成時,才委托律師代理來尋求法律保護。當案件得到公正公平裁判后,當事人由衷地發自內心感謝律師,感謝法律的公正公平。與此同時,也改變了他們以往對法律的不良成見,相信法律,法律才是最靠譜的。鄧忠開覺得,這是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不斷健康前行的一個明顯的驗證。近年來,從官方到民間,都在鑄就對法律的信仰,當遇到糾紛時,首先想到的應是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律師作為專業的法律服務者,必將在法治建設進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長期與公檢法打交道的過程中,鄧忠開也感受到了法律共同體的法治責任和公平正義情懷。他認為,一個時代的發展,必須要有一代精英率先覺醒;一個法治中國的樹立,必需要有一代精英率先遵循。很榮幸,很欣慰,在代理的不同個案時,在與公檢法們打交道中,他切身感受到了同為法律人的擔當,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守護了人間的正道滄桑。
曾為軍人,現為律師的鄧忠開,多年奮戰在中國法治建設的第一線,時刻以一名軍人的標準、樸實,嚴格要求自己,深深扎根在為廣大人民爭取公平正義的法治之路上。他以眾口皆碑、精益求精的經典案例,為法治中國建設奉獻了自己最熱忱的守望,于一定程度上,為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中國夢,筑牢了堅實的法律保護屏障。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中國法治建設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在中國法治建設的道路上小有成就的律師,鄧忠開相信,只要堅持和守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法律人必然會有自己輝煌的未來;只要依法實現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大化,法律人必將在中國法治建設進程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近距離接觸中,眼望著鄧忠開律師躊躇滿志,一副傲視群雄的樣子,筆者不禁肅然起敬!從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國法治的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