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創業 >
a股科技排名:50強全名單揭曉!
2020-06-24 09:09:09   來源:東方財富網頭條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19年,公募基金冠軍由廣發基金劉格菘斬獲。

他管理的廣發引擎升級混合、廣發創新混合、廣發中小盤成長混合,分別以121.69%、110.37%的年度收益,斬獲2019年混合型基金業績排隊的第1、2位。

此外,廣發多元新興股票以106.58%的收益率,獲得2019年股票型基金業績第1名。

若仔細觀察其持倉,明顯偏好成長股,尤其是科技股,以“華為產業鏈”、“自主可控”為關鍵詞的科技股大爆發,帶動了基金凈值的大幅增長,由此,他也被譽為“科技股獵手”。

2020年伊始,科技股延續熱潮,招商科技創新、永盈科技驅動、建信科技創新混合、廣發科技先鋒等超過10只科技基金普遍一日售罄,且采取比例配售。

廣發科技先鋒混合認購規模更是高達921.60億元,創下當時混合型基金認購規模之最。

分支線來看,5G主題ETF受到資金熱捧,成為資金凈流入最多的板塊,即便行情調整的3月份,科技類ETF吸金能力依然驚人,3月16日科技主題ETF大跌時,尚且有約50億資金入場抄底科技主題ETF。

不止A股,美股對科技股的偏愛也非常明顯。

2020年,在見證史上最多次“熔斷”后,美股逐步反彈,其中最強力的,則是以科技股為核心的納斯達克指數,時至今日,距離新高僅一步之遙。

此外,以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谷歌)為代表的美股科技巨頭,股價也比其他傳統行業公司堅挺得多,亞馬遜、Facebook、奈飛甚至無懼疫情影響創下新高。

無論是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市場中的參與者,持有或沒持有,恐怕都難以忽視科技股的存在。

1 A股和美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比都在大幅提升

過去十年,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整體市場的比重都在明顯提升,尤其是互聯網及軟件板塊,成為了支撐整個科技板塊市值快速增長的核心動力。

美股方面。過去十年,科技板塊的市值占比由2010年的19%提升至2020年5月的35%。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注:數據截至5月15日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互聯網及軟件成為科技板塊快速增長的核心動力。

自2010年12月至2020年5月,美股上市軟件和互聯網公司的總市值分別增長了3.2倍、4.1倍,兩者分別達到4.6萬億、4.7萬億的水平,而軟件和互聯網行業在美股科技股市值比重也由54%持續提升至70%。

A股方面。雖然科技股的權重沒有那么高,信息技術行業的市值權重也由2010年的5%,提升至2020年5月的16%,比重增長了220%。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注:數據截至5月15日

市場表現來看,自2016年以來,美股科技股漲幅也大幅領先其他板塊。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廣發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注:數據截至2020年2月

2016年至2020年,美股信息技術板塊表現大幅領先于其他板塊,漲幅為123.31%,同期排名第二、三位的金融板塊和非必需消費板塊漲幅僅為58.59%和58.82%。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科技股的股價聯動也有明顯增強。例如,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股價大幅上漲,帶動國內相關產業鏈個股大漲,其中以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最為顯著。

圖:2019年四季度以來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股價聯動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更早之前,隨著iPhone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蘋果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帶動了國內蘋果概念指數的大幅上漲,二者走勢呈現高度的關聯性。

圖:蘋果股價與蘋果概念指數走勢對比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無論是市值權重的提升,抑或是股價走勢的強勢,科技股都已成為市場無法忽視的存在,A股和美股都是如此。

2 我國科技產業的政策機遇和資金支持

無論是外部沖擊帶動的“國產替代”需求,還是內生性的行業發展趨勢,政策層面對科技創新的支持都是明確的,真金白銀的資金投入也是顯而易見的。

1、政策層面:科技創新政策持續出臺,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自2015年以來,我國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就已陸續出臺,當前舉國體制推動科技創新依然是各方最大共識。

2015年年初的兩會上,“中國制造2025”被首次提出,隨后的5月份就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也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此后,國務院關于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項政策陸續出臺。2019年的科創板開板,其初衷也是服務于科技創新企業。

2、資金層面:科創板開板運行,大大便利科創企業融資,國家層面也出臺專門的投資基金。

除開政策便利化外,資金層面的支持是科技行業迫切需要的助力,單是研發方面的投入,科技企業所需的資金量都是天文數字級別。

1)在資金層面,2019年開板的科創板,顯然提供了科技企業融資的新通道。

以芯片領域為例,國內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首個獨角獸企業寒武紀,自3月26日獲得受理之后,到成功過會,僅僅用了68天,刷新了科創板的審核速度。

圖:部分科創板企業IPO申請名單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同時期,另外一家芯片股的融資記錄也創下科創板之最。

6月1日,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得到上交所受理,其招股書顯示,中芯國際將發行不超過16.8億股票,募集資金200億,這一金額刷新了科創板融資的新紀錄。

更夸張的是,自6月1日受理,6月4日就進入問詢環節,僅間隔3天,再度突破科創板審核速度新紀錄。

2)此外,國家還設立了專門的投資基金,直接投資于科技企業。

以半導體行業為例,國家大基金一期于2014年啟動,初始計劃投入規模1200億元,實際投入規模1387億元,累計投資項目70余個。

成立以來,大基金一期投資了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制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類等各個環節的頭部公司,真金白銀的投入,直接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

表:國家大基金一期直接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方正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大基金二期也于2019年10月成立,注冊資本2041億元,將重點投資設備及材料領域,有望帶動超萬億的社會資本進入半導體行業。

表:國家大基金二期股東名單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上文提到的中芯國際,就于5月15日得到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的支持,二者分別向中芯的附屬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

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以5G、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科技產業,將持續得到國家政策和資金的不斷支持,“國產替代”、“自主可控”仍將是我國科技行業的必經之路,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3 科技龍頭公司有哪些?50強龍頭名單揭曉

很多投資者眼中,芯片、計算機才是硬核科技股,計算機、電子、通信三大行業,也確實是科技股集中的地方。

從市場表現看,科技股也是明顯的大牛股,如芯片股中的卓勝微,自2019年6月18日上市以來,合計漲幅達14.7倍;2020年2月4日上海的斯達半導,合計漲幅11.9倍,上市兩年甚至半年不到,漲幅超過10倍,十足的大牛股。

除開電子、計算機、通信三個行業外,醫藥行業中的生物科技,也同樣屬于科技領域,如國內創新藥龍頭恒瑞醫藥,多年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在醫藥科技創新領域獨占鰲頭。

此前,中證公司通過篩選滬深兩市中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科技等科技領域中規模大、市占率高、成長能力強、研發投入高的50只科技龍頭股票,這里也附上名單供投資者參考:

具體篩選邏輯為:

1)剔除市盈率﹤0;

2)剔除過去三年研發投入符合增長率為負的股票(但若營業收入處于細分行業內前10%的股票則納入);

3)綜合考慮總市值、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最近年報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在細分行業內根據綜合排名,選取排名靠前的股票。

注:上述編制方案來自中證指數公司,個股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鮮出爐!A股科技龍頭股50強全名單揭曉!(2020年版)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注:截至6月5日收盤

上述科技龍頭中,不少都是機構扎堆重倉的標的。

1)公募基金。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報中:

恒瑞醫藥被868只基金持有,持股總市值309.51億元,位居全部A股第4位;

立訊精密為627只基金持有,持股市值288.45億元,位居全部A股第5位;

中興通訊被340只基金持有,持股總市值196.91億元,位居全部A股第11位;

長春高新被497只基金持有,持股總市值196.73億元,位居A股第12位;

…….

2)北向資金。

被譽為“聰明錢”的外資,目前主要流入A股的途徑就是滬港通和深港通下的陸股通,近幾年,憑借不斷提升的持股市值占比,已經成為市場的重要風向標之一。

上述科技龍頭中,外資也有重倉持股。其中:

恒瑞醫藥持股總市值492.85億元,持股數量占流通股比例達11.46%,持股市值位居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榜單第6位;

海康威視持股總市值159.10億元,持股數量占流通股比例達5.94%,持股市值位居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榜單第15位;

立訊精密持股總市值146.51億元,持股數量占流通股比例達5.43%,持股市值位居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榜單第19位;

廣聯達持股總市值80.23億元,持股數量占流通股比例達12.15%,持股市值位居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榜單第30位;

……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行情的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機構也表示短期需要注意風險,中長期則依然看好科技股的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億東在近期的演講中就表示,“現在以半導體、5G為代表的硬科技,它們短期的壓力會比較大,但可能到了三季度后期,又是一個更好的買點”。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A股市場將繼續維持區間震蕩并具有底部支撐,中報業績修復是市場的關注點,短期配置建議關注內需板塊,中長期配置科技主線。外圍市場環境喜憂參半,但是境外資金流入A股仍形成有力支撐。

關鍵詞: 科技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