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每日速讀!合江法王寺是怎樣的景點?合江法王寺有哪些景觀?
2023-06-20 11:30:58   來源:路途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合江法王寺是怎樣的景點?

合江法王寺,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鎮鳳凰山上,寺院建筑由510余根整石丹霞石柱托起,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譽。

合江法王寺始建于宋元之際,后毀于火。清乾隆三年(1738年),全部重建。現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800平方米。歷經先后擴建4次,由山門、關圣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和觀音殿等組成,布局嚴謹。

法王寺位于鳳凰山,鳳凰山因山形似展翅的鳳凰而得名,而鳳凰頂所在的山脈叫龍掛山。

合江法王寺寺院建筑由510余根整石丹霞石柱托起,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800平方米。由山門、關圣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和觀音殿等組成,寺內古木參天,青藤繞樹,寺外竹茂林深,郁郁蔥蔥。

合江法王寺有哪些景觀?

山門

法王寺山門原為清代所建,現存山門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重建的磚木結構建筑。前檐下鐫額“法王寺”,為四川軍閥楊森所寫。山門門聯為“肯適肯來世外煙霞無掛礙,再撲再起眼前樓閣有滄桑”。

關圣殿

關圣殿重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因殿內原供奉關羽而得名。殿堂為硬山式屋頂,木石穿枓結構,殿內現塑像為西方三圣,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圣后塑普賢菩薩像。

藏經樓

藏經樓修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硬山式屋頂,磚木結構樓房,八架椽屋分心前后乳扶搭牽用五柱,面闊5間。明間為殿堂,次間為僧舍。藏經樓為供奉“欽賜龍藏”而修建,存放在刻繪五爪龍祥云圖的藏經柜中。殿內梁柱和槅扇上雕繪了戲劇人物故事畫,造型生動,具有典型的川劇臉譜藝術特征。

萬壽亭

合江法王寺內萬壽亭又名樂樓,位于關圣殿和天王殿之間,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檐歇山頂,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圣旨、鑾儀等。上層為樂樓,省平柱造。后壁有三幅彩繪,正中一幅為水墨山水人物畫,兩側彩繪內容為雙手持笏的文官和武官;臺沿有木質雕花欄板,高1米。柱間設內額,內額上有花板,下出掛落。戲臺兩側為小耳房,與戲臺相通,供演員化裝、樂師伴奏之用。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