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分紅?
當投資者購買了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后,他就能夠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那么,股票如何分紅呢?
股票分紅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還有一種是向股東派發股票股利。上市公司既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同時使用這兩種形式進行分紅。其中現金股利就是指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而股票股利則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作為紅利。
而在分紅前之前,董事會是會先進行預案的,主管部門和股東大會會進行審議。而在主管部門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分紅預案之后,就會按照分紅實施方案進行分紅。
而大家需要注意,股票分紅后一般都會進行除權處理。也就是在公司給股東配發股票股利的時候,該股票的上市交易價格會除去公司配發給股東的那部分權值。
股票分紅后股價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1、除權操作
在股票進行分紅之后,上市公司會進行一個除權操作。也就是在股票進行分紅之后,根據本次的分紅情況,下調股價,使得投資者總資產沒有產生變化的一種方式。
2、市場行情較差
在股票進行分紅時,如果遇到市場行情較差的情況的話,那么就會直接影響股票價格,也就是可能會出現股價下跌的情況。
3、主力出貨
主力在分紅時進行出貨操作也會導致股價下跌。也就是說主力會利用股票分紅利好,還有市場上大量散戶買進股票的消息,在股價上方派發手中籌碼,等待出貨完成之后,股價就會下跌。
4、每股凈資產減少
股票分紅以后,每股的凈資產減少了,所以股價就會下跌。不過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沒有損失的,除權除息后賬戶總市值還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投資者買的股票現價是11元,每10股派現10元,那么每股除權后股價將是10元,再加上分紅的現金每股1元,所以賬戶總價值是一樣的。
股票分紅包括現金分紅和股利分紅。現金分紅是指以現金的方式分紅,其資金會直接打進投資者賬戶中;股利分紅是指以股票的方式進行分紅,所以股利分紅一般會導致股票數量增加。
投資者在分紅之后賣出股票,會收取個人所得稅,其標準如下,持股期限在一個月以內(包含一個月),按照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在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包含一年),按照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大于一年的,免收個人所得稅。
股票分紅時,作為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四個重要日期是股息宣布日、派息日、股權登記日和除息日。
1、股息宣布日:公司董事會將分紅派息的消息公布于眾的時間;
2、派息日:股息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
3、股權登記日:統計和確認參加本期股息紅利分配給股東的日期;
4、除息日: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購買了股票,才能獲取正常的股息紅利收入。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